中国居民缺乏养老理财准备

导语 中国居民对退休准备的意识和认知普遍较高,但有过于乐观的倾向,因为中国居民对实际退休准备状况及科学养老理财,还缺乏实际行动和规划。

  原标题:[偏重传统储蓄中国居民缺乏养老理财准备]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海康人寿近日发布了《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退休准备指数为5.37,仅次于德国的5.48,高于被调查12国的平均水平4.89。

  报告撰写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陈秉正表示:“研究结果虽然表明中国居民对退休准备的意识和认知普遍较高,但有过于乐观的倾向,因为中国居民对实际退休准备状况及科学养老理财,还缺乏实际行动和规划。”

  为深入了解居民对未来退休生活的准备情况,2012年海康人寿的外方母公司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AEGON保险集团)启动了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项目,2013年的调研范围扩展至全球。

  分析人员发现,中国受访者在问题财务规划的认知水平、财务理解能力、资金储蓄和取得期望收入的信心等四个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但在退休收入个人责任和退休规划等方面略显不足。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退休准备指数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居民对退休生活的主观认知有过于乐观的倾向,比如财务规划认知水平、财务理解能力等;二是中国居民具有储蓄的传统,恰好储蓄在退休准备指数的计算中占到了最大比重。实际上,中国人在退休准备的行动层面落后于美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

  海康人寿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马君硕表示,“根据目前中国的退休养老体系现状,如果要想在退休后继续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仅靠社会养老金和储蓄是远远不够的。”

  理财专家建议,中国居民要尽早启动长期未来退休规划,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将稳定回报、风险保障、抵御通胀的第三方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以及提供医疗保障的健康险产品纳入整个养老规划中,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计划,更好地做好充实退休储备。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