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惊奇发现新的“平遥古城”

外行的姿势引来老人善意的“嘲笑”

  老农带领我们到了一间当时用来储货的商铺中,商铺过道宽阔,过道两边是曾经用来堆放木材、棉粮等货品的仓库,后院是当时商铺的管家居住的地方。

  “这个房子是个大户人家,原来这样的人家不少,镇里混得最差的人都拥有一个门头,商业非常发达。那时候大家互相称呼都不叫名字,直接叫门头的名……”

  老人似乎依稀记得进口港当年的繁盛,在他的描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象:

  数百艘商船进进出出,在紧邻港口的“丫”字形石板路大街上,店铺货栈鳞次栉比,家家门口高悬灯笼,通宵不灭。位于大街口的天后宫戏楼上,各戏班子轮流登台演戏,咿咿呀呀一直唱到深夜。码头上灯火一片,“车子帮”、装卸工们,抬的抬、扛的扛、推的推,号子声此起彼伏,通宵不歇。大小饭店酒肆皆顾客盈门。客商们酒醉饭饱之后,常常来到码头后街挂着大红灯笼的各家妓院里,一掷千金……

  当地客商为了纪念当时金口港繁忙盛景,也为了生意更加兴隆,修建了“金口天后宫”,建成时是全山东最大的天后宫,现存金口的天后宫,就是在当时的基础上整修的。

凡靠海有港口之处,几乎都有天后娘娘的庇佑身影

  那么,过去如此热闹的港口,是什么原因,今天竟变得如此凋敝呢?

  依据寻访的信息和部分资料,我找到了老港衰落的原因。

  早期的丁字湾曲折深邃,本是停泊避风的良港。然而,由于在此入海的河流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泥沙俱下,涌入湾内,本来港深道窄不易宣泄,又不加疏浚,日积月累,码头日渐淤浅。

  《即墨乡土志》(光绪二十八年)载:“金家口以前帆樯林立,货物充盈,近被水淤大船不至”。

  咸丰年间,青岛被德国强占后,德国侵略者先来到金口,几经考察,发现了金口港被於严重,于是选择了青岛作为首要港口,金口港地位开始下降,此后胶济铁路的通车,也给金口港带来了每况愈下的厄运。

  至民国初年,载重300吨的船只只能停泊口外。抗日战争之前,五六十吨的船也不能进港,全靠舢板驳运。

  到后来抗战爆发,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名目繁多而且有增无减的苛捐杂税,愈演愈烈的兵盗骚扰,金口港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工商业者纷纷迁逃,当年繁华的商港渐行凋敝,至解放前夕,已是居民日稀,一片萧条。

  1949年后,连小舢板也要等海水涨潮时才能进出。港航条件每况愈下的金口港,必然被邻近的烟台、青岛所替代。

  无意之中,竟然寻得一张记录当时金口繁华的照片。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