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景区介绍

  承德避暑山庄景区介绍: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著名的文物风景区,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后完工,历时八十七年,建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一百二十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昭著,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宫室建筑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缩影。其布局运用了“前宫后苑”的传统手法。宫殿位于山庄南端,包括正宫、松鹤斋、东宫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群。苑景区又分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湖泊区是山庄风景的重点。

  避暑山庄周围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

  烟波致爽殿,是清代皇帝在避暑山庄的寝宫。

  承德避暑山庄 宫殿区-烟波致爽殿

  烟波致爽殿: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康熙称这里“地既高敞,气亦清朗”,“四周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故名烟波致爽,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承德避暑山庄 宫殿区-四知书屋

  四知书屋:原名依清旷,是清帝上朝、退朝途中,停留休息,更换朝服的地方,也是清帝作为一种破格待遇,接见亲信大臣和少数民族王公首领的场所。所谓四知,是知柔、知刚、知显、知藏,这是封建统治权术的概括和总结,乾隆曾在此处接见过六世班禅和土尔扈特蒙古首领渥巴锡。

  承德避暑山庄 苑景区-湖洲区

  宫殿区之北是湖洲区,占地57公顷,其中水面29公顷,总称塞湖,洲堤28公顷。塞湖有九湖十岛,九湖是:镜湖、银湖、下湖、上湖、澄湖、如意湖、内湖、长湖、半月湖。十岛有五大五小,大岛有:文园岛、清舒山馆岛、月色江声岛、如意洲、文津岛;小岛有:戒得堂岛、金山岛、青莲岛、环碧岛、临芳墅岛。洲岛之间由桥堤相连,今九湖尚有七湖,十岛今存八岛。

  承德避暑山庄 苑景区-平原区

  湖州区北部是平原区,占地53公顷,南部沿湖有亭四座,从西至东依次是水流云在、濠濮间想、莺啭乔木、甫田丛樾。其它景观还有:萍香泮、春好轩、暖流暄波、万树园、试马埭、永佑寺、舍利塔。

  承德避暑山庄 苑景区-山岳区

  湖洲区、平原区的西、北部是山岳区,占地422公顷,山峦峻峭,属燕山余脉风云岭山系。自北而南有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榛子峪等四条大的峡谷。峰冈崖坡之上,与山水林泉巧于因借,宜亭斯亭、宜轩斯轩、宜庙斯庙,康、乾时期在山区修建了40余处楼、亭、庙、舍,均有游览御路和羊肠步道相通。

  承德避暑山庄 外八庙-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全庙占地二十二万平方公尺,为外八庙总面积的一半,仿拉萨布达拉宫形制建造,布局利用山势,自然散?,由南而北层层升高,极富变化,庙内大小建筑物,约共四十座,高低主次分明,可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从山门起,经碑亭、五塔门至琉璃牌坊,碑亭内有乾隆御题石碑三块,五塔门高十余公尺,墙顶上建喇嘛塔五层次分明,琉璃牌坊是三间四柱七楼形式,颜色相当鲜艳。牌坊前有一对石狮,在西藏象征政治权力。中部自牌坊以后至大红台前,建有僧房和佛殿二十余座,大半是藏式的白台,配置均衡。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通高约四十三公尺,基座用花岗岩砌成,红台中央是全庙主殿万法归一殿,重檐四角攒尖顶盖铜制镏金鱼鳞瓦,极为壮观。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