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习惯影响孩子一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毛病太多,贪吃零食,不爱写作业,甚至是旷课逃学。那么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人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的习惯培养与他之后的人格塑造,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历经10年,对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童年教育做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148名杰出青年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这些人在童年时代就集中体现了6个习惯特点:自主自立,意志坚强,友善合作,明辨是非,选择良友,做人道德为先。与此相反,在对115名青年死刑犯的犯罪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中发现,他们在童年时代也有着共同的习惯特点:厌恶学习,不知礼节,好逸恶劳,亡命称霸,是非颠倒,荣辱不清。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明显看出,148名杰出青年与115名青年死刑犯的最大差异就是习惯的不同,好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坏习惯让人麻烦终身。
故事一:好妈妈的“加减法”
北京有个妈妈,她的儿子小学五年级,写作业坐不住,妈妈说了很多遍,就是不管用。后来她向一个心理学专家请教,这个心理学专家就告诉她,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教给他一些具体的方法。妈妈一听:嗯,有道理,回来她要试一试。她就开始先观察,观察她的儿子是怎么写作业的,她在这边织着毛衣,看着这个孩子在那边写作业,发现了她儿子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七回。一会儿打开冰箱,看看有什么好吃的,一会儿打开电视,看看有没有动画片,一会儿站到窗前,看看谁在楼底下玩。这妈妈看明白了,第二步开始引导。她说:“儿子,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一定能学习好,可是刚才我给你数了数,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了七回,是不是太多了。”
儿子一听,妈妈看见了,不好意思,他也没数过。妈妈说:“儿子,我看你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三回就差不多了吧。”儿子一愣,嗯,不错,妈妈还让我站三回,挺不错的。妈妈说:“儿子你如果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不超过三回,当天晚上6点的动画片随便看,妈妈绝不干涉。”儿子一听:“真的?我就喜欢看动画片,太好了!”妈妈说:“你先别高兴,有奖励就得有惩罚,如果你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超过了三回,当天什么电视都不能看,动画片也不能看,行不行?”儿子说:“行,反正我也不超过三回,好!”母子协议达成了。结果呢,有3天的时间,孩子做到了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不超过三回,但是有两天就忘了,一到了晚上6点,急得蹦高就要去看。妈妈说:“男子汉说话算话,怎么能够去违反规定呢,不让。”孩子非常沮丧,闹,也不行。看不了,好了,记住了。那么第二个星期开始了,他在写作业,一坐下就想站起来,这有条件反射,但是他马上想到,不行,我只有三回,我得省着点用,晚上好看动画片,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孩子做到了写一个小时作业站起来不超过三回,第二个月不超过两回,第三个月不超过一回。写一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一回是正常的,所以这个妈妈用3个月的时间,培养了孩子专心学习的习惯,改掉了一个坐不住的毛病,一个坏习惯。
解读:
我把这个妈妈的经验反复地研究了之后,总结出一个习惯培养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叫加减法。就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就是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什么好的行为、好的习惯,你就千方百计地引导他鼓励他,把好的行为多多地出现。好的行为出现的次数越多,好习惯就会越牢靠。但是这个妈妈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她在改掉坏习惯方面这个绝招,因为看到孩子一些坏习惯的时候,你想一刀斩断,一个禁止是禁不掉的。这个妈妈高明的地方就是,她给孩子一个递减法,你原来一个小时站七回,现在我同意你站三回,这是可以做到的。还有奖惩法,你能做到了一个小时站起来不超过三回,我可以让你随便看动画片。孩子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