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景点:然乌

  猿猴碰头山传说

  然乌湖北面有著名的拉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经常保有丰富的水源。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

  夏季湖边绿草茵茵,山腰则是灌木丛林,五颜六色的杜鹃花怒放,山顶则是终年不化的积雪,湖水碧波粼粼,风景如画,然而然乌湖的神话传说更是美。猿猴碰头山的传说就是一例。传说很久以前,康沙与然乌之间有座山,山上生活着许多猿猴,猿猴的模仿能力极强,见人们干什么都要进行模仿,模仿后所看到的东西又进行破坏,严重破坏了人们生产生活秩序。这些猿猴很善斗,人们对其破坏也没有什么办法制止,对此人们都感到头痛。后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即将全村所有男人都集中在一起到山上去酿造大量的青稞酒,又制造出许多与真刀真剑相似的木制刀剑。随后就在山上大量喝酒,喝完后人们就拿起木制刀剑进行决斗,决斗中人们纷纷装着中剑倒地死亡,后来人们都回到村庄并在山上留下许多酒和真刀真剑。晚上,这些猿猴就开始模仿人的动作,先大量饮酒后也进行决斗,这样猿猴都中剑倒地身亡。最后只剩下一只,它看见自己的同类都死去,感到非常悲伤,就绝望地向山壁碰去而自杀。后来此山被人们叫做猿猴碰头山。自然景观与神美传说相融一起,更使然乌湖诗情画意。

  民族

  康巴人豪迈、开放、兼容并蓄的民族特性,使得当地绘画、歌舞、雕刻、说唱艺术等艺术包罗万象,可以说是藏区艺术的万花筒、百科书。在歌蹈方面,然乌湖地区的三大民间舞蹈“卓”舞(锅庄舞)、热巴、弦子历史悠久、分布广、类别多、表现形式独特,并明显区别于毗邻地区,这三种舞蹈于2006年5月20日成功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还有流传于芒康县曲孜卡乡的三弦舞;当地的山歌也很有特色,在藏区广为流传;藏戏也有昌都、江达、察雅等多个门类。在说唱艺术方面,当地是史诗格萨尔王说唱流传最广的地区之一,说唱艺人也最多。在绘画方面则有“美林”、“美萨”和“嘎学噶志”等画派,在手工艺方面的雕刻、打造技艺精湛,享誉整个藏区,如昌都的嘎玛乡、江达的波罗乡等被评为“西藏特色艺术之乡”。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