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学生毕业卖蔬菜
终于,马伟国在村东头建起了7个温室大棚。可是,付出了努力,马伟国却没能等到收获。就在别人的蔬菜都抢在年前高价上市时,马伟国的地下大棚却迟迟不见动静。一心要返乡干大事儿的马伟国,第一年就让全家人只能吃馒头咸菜过年。
马伟国既自责又着急,他翻出自建棚以来所有的记录,每天都给寿光的技术员打电话,没日没夜地钻研。在马伟国的精心打理下,春节一过,地里的蔬菜还没拿出去卖,就在家门口被抢了个精光。
“播种时间太晚,又遇上极寒天气,种苗只是延迟了生长,过年后,天气回暖,棚里的果子就一股脑儿全蹦了出来。”马伟国把所有次品都挑出来,只卖好的,不仅抓住了回头客,还在圈内赢得了口碑。
赚到钱后,马伟国在2011年又继续投入资金,新建了6个大棚。靠着这13个大棚,马伟国年收入上百万元。
“按说是该歇歇了。”可马伟国竟然又“口出狂言”:要去银行贷款一百万,再免息借给村里人盖棚,让大家都富起来。
说干就干,他帮乡亲们垫资100万元,带领大家建起一百座地下大棚。虽然他垫的100万元至今没能收回,自己还要帮乡亲支付利息,可这件事让马伟国收获了信任,成为当地鼎鼎有名的“蔬菜哥”。
马伟国顶住压力,锲而不舍返乡创业,并带领乡亲们致富的故事,不仅让他先后被授予市县两级“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打动了淮阳县统战部原副部长朱志凌。
他担任了马伟国的顾问,为马伟国协调贷款600多万元。眼见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近万亩蔬菜的销路成了当务之急。朱志凌向马伟国建议:“要控制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外联基地,通过承接学校、外来订单、市区直销店等多渠道进行销售。”
由于没有保鲜的冷库,很多大订单不敢接,在朱志凌的协调下,马伟国争取来2000万元的贷款,一座大型冷库又将建设。
如今,淮阳县东郊马伟国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已经从最初的7个大棚,变成千亩连棚。马伟国注册成立的新生农业合作社,社员已达1000多户,涵盖淮阳、郸城、西华等县的十多个乡镇。
谈起马伟国,朱志凌感慨:“从‘种菜哥’到‘卖菜哥’,这个西安交大毕业回乡创业的大学生,用青春的热血、知识和汗水,树立起了85后青年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