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怎么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科发展
学校辖21个教学单位和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开设61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共有1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省级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为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名列全国高校前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才培养
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有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是向联合国提供高端翻译人才的全球19所大学之一,是入选“亚洲校园计划”的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2年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总体就业率分别为99.92%和100%,2013年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8.14%和99.30%,继续位居全国高校前茅。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第一批。
科学研究
近年来学校平台建设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基地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和1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是省政府设在我校的智库机构,学校还设立了国际服务外包研究院等10个校级研究机构。学校牵头组建了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合作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2014年3月,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韩国、智利、古巴、墨西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56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世界银行、欧盟等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开办了3所海外孔子学院: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万2千多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南北校区馆舍总面积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资源总量为261.4万册,中外文期刊1,741种,中文电子期刊5641种,外文电子期刊32972种,中外文电子书170万种,订购中外文电子数据库80?,自建数据库16种,并实现18个外语语种馆藏文献采购、编目、流通和检索的网络化集成管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28亿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发展愿景
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营造“多元、灵动、雅致”的校园文化,以广东省首批高校自主办学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力争实现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