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生如何挑学校选专业
三、理科生选专业三个要诀
理科生如何通过正确的志愿填报进入心仪的高校和中意的专业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三个要诀:
1.按成绩选学校
考生高考的成绩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统考成绩,也就是语数外三门课高考成绩,另外还有选测科目等级。这两个成绩在志愿填报时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统考成绩是决定录取批次的条件;而选测科目等级则是进入这一批次以后挑选学校的等级要求。
由于选测科目等级越?,考生数就越少,所以选测科目考得好的学生要尽量选择高要求的学校,一方面这样的学校普遍要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与自己竞争的对手数量,特别是统考成绩比自己高但选测科目比自己差的学生就没资格与自己竞争了。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可参考前两年各校的录取成绩,如果是只希望进入学校而不考虑专业的,那么选择的学校往年的录取成绩与自己的成绩可以很接近;但是如果是希望进入学校的某个心仪的专业,那么还要看自己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个专业的录取成绩,一般成绩在这所学校线上的10分以上基本会被一志愿专业录取。
按照成绩,理科考生在不同的批次选择专业也可采取不同的办法,本一阶段的学校质量较好,一些相对较弱的院校会将比较好的专业或者热门的专业放在本一,将其他非热门专业放到本二,因此在本一线上的考生可多考虑院校的录取,不要太计较专业的差别。为保证能够被这些院校顺利录取,如果不是特殊情况,考生应选择专业服从。
本二阶段招生院校和招生计划比本一多,学校之间的差别也是相当大的。有些是“好”学校的“差”专业,有些是“差”学校的“好”专业。建议本二的学生应该以专业选择为重,尽量选符合自己的专业,专业服从应慎重考虑。如果选择专业不服从的院校,那么这所院校以往的录取成绩要比自己的成绩低一些,避免踩线进入,造成低分专业不服从退档的风险。
本三阶段录取因为是本科的最后一批,所以考生最怕的是赶不上本科的末班车。尽管本三的收费较高,但一次性投档满足率反而比本二高。但由于本三属于民办性质,所以上本三线的考生并不会都报本三,通常只有六成左右的考生会填报,所以本三的录取成绩跨度相对要大一些,尤其是理科学校的录取,根据去年的情况,去年本三理科招生的277所院校中有149所院校进行了征求平行志愿,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院校投档时是没有完成计划的。本三及以上录取的考生占了理科考生6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理科考生都会被本科录取,再加上本三的高收费因素,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理科考生都可以上到本科院校。但本三批次在志愿的填报上考生与家长往往一味地追求学校的品牌(也许考生和家长会比较看重本三院校的母体以及学校的地域等因素),但是随着民办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的脱钩,以及独立颁发文凭的政策,那种“傍名牌”的心态是得不偿失的,还不如扎扎实实选一个比较合适的专业来得明智。
2、了解专业内容,按自身特点选专业
理科专业门类很多,很多专业从名称上看很难理解,甚至容易引起误解,如“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球化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等,所以考生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认真了解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向。最有效的方法是到各校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了解。
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首先要了解自己学习的长处和短处,比如自己的学习强项是化学或生物,就可以选择化学生物方面的专业;分析能力较强就可以选择理科的专业;动手能力较强就可以选择侧重工科的专业。这是一种“扬长”的办法,另外还可以用“避短”的办法,比如自己某一科的学习偏弱,在专业选择时就应该避免选择相应对这一科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自身特点的第二个方面是自己的身体条件,比如根据自己身体的强弱,决定是否选择一些诸如需要野外作业的工作,如道路桥梁、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等。目前高校中除特别注明的少数几个特定的专业,如救助与打捞工程、护理学等对考生性别有特别要求外,其他专业是不限定男女性别的。但由于人们的习惯思维仍会将绝大部分理科专业分成适合男生的和适合女生的。其实这样的填报习惯反而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范围。相反,有些专业性别的少数倒反而有优势,如学前教育、护理专业男性就业优势明显;一些工科类女生少的专业,女生反而相对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
自身特点的第三个方面是家庭背景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一点是理科考生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高校的学习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在就业方面,家庭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重要,家庭中有一个同专业的长辈将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本身就是一个世家或者有某个行业的深厚背景,那么就更有优势。同时每个考生要清醒地分析一下自己今后大学毕业后准备做什么。比如笔者遇到两个私营加工业主的孩子,一个学艺术设计,一个学会计,毕业后都回到了家族企业工作,前者工作很累,后者马上接手了财务工作。考生外出求学还要明确今后就业是回到家乡还是在外地。因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人才需求,所以只有明确了这一点后才能有效地选择专业,否则就是盲目的了。有两个学理科的农村考生,同样都考上北京学校,一个学的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另一个学的是无线电技术,回到家乡后前者立刻就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个至今还在家务农。
3、抛开理科生选专业的误区
理科通常给人的感觉就是三个字脏、累、难,其实这只是人们普遍的一个误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理科很多专业确实比较脏,比如机械制造类的专业通常会一身油污,农学类专业天天在田里。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机械制造早已实现数字化控制,其工作主要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碰到油污的机会相当地少,农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棚试验室四季如春,农学研究更像是一种实验室研究,即使要到农田进行工作,大部分也是以车代步。
再比如跑工地、进车间、上高山、下矿井这些工作很多人认为是非常累的。这与理科专业实践性强是分不开的,实践是理科的基础,理科生如果将这种实践看成是一种累,那么就不太可能有所成就。相反理科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换一种思路,选择一些看似较累的专业,这样反而容易报考,日后也容易出成绩。对于“累”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同样一件事如果感兴趣了就一点也不会感到累,如果不感兴趣,再轻松的事情也会感到累。所以理科生在专业的选择上要首先考虑培养兴趣,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累了。另外有人研究过理科生的就业情况,发现越是当时社会条件下认为累的专业,报考的人就越少,到了毕业时就业反而更好。同样,理科这种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成果与其投入的劳动成正比,所以理科生应该抛开“嫌累”这一观点。
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会刻意避免填报那些自己认为学习比较困难的专业,这也造成了“较容易学习”的专业近年来在理科中的招生比例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理科毕竟是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的很多未知领域和前沿科学地带的探索是有很多困难的,所以理科学习不难是有违理科规律的。可以说:不难的专业出成果就会很难,难的专业不仅容易出成果,而且由于研究的人少,竞争的对手也少。另外很多考生认为理科的学习很难,其实也与理科文科学习方法的不同有关,理科是在众多复杂的现象中找到规律,主要是要掌握方式方法,只有学会了方式方法才能去独立地探求未知的世界。只有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理科才能学好,也才能“化难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