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学期深圳校园疫情防控和在线教学最新部署

导语根据深圳目前疫情形势,深圳推迟了高三年级之外的学生返校。不过停课不停学,深圳已经安排了在线教学,具体详见正文。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发布《关于全市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的通告》,严密构筑起校园安全防线。

  普通高中高三如期返校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

  《通告》指出:2月21日,全市符合返校条件的高三年级学生将如期返校。为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确保校园安全,市教育局要求严格落实以下疫情防控措施:

  一是所有高三师生员工须实施返校前14天自我健康监测,返校前2天在深圳教育公众号进行健康申报,符合返校条件方能返校。

  二是高三师生返校后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全员、全场所、全流程防疫管理。

  三是所有返校教职员工(含物业、食堂、清洁等岗位人员)住校,实行全封闭管理。

  四是各区各学校将联系属地卫健部门于2月22日对全体在校师生再做一次核酸检测。

  五是对因故暂不能返校的高三学生,采用线上教学,保障居家的学生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

  小学四年级以上“停课不停学”高质量开展在线教学

  深圳市教育局下发了《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指引》,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合理、高效开展在线教学工作

  一是严控上课时长

  小学4-6年级及初中学校课程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各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合理设计每节课时长,严格控制每天课时量,文化课原则上不宜两节课联排,普通高中高一、高二年级依据课程方案自行组织在线教学活动。每节课不超过30分钟,每天不超过六节课。

  二是加强教学管理

  要求各区(校)针对在线教学特点,制定专门的在线教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加强在线听课、巡课,提高教学效果

  三是加大教学保障

  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出台技术指引,指导各学校做好在线教学平台的应用工作,加强教师在线教学技术培训和资源平台的能力保障。市教科院已组织团队做好在线教学资源包,并同步准备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样例,精准指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作业质量,减轻备课负担和学生作业负担。市、区教研部门将多措并举加强在线教学专业指导。各区将对信息技术薄弱学校开展定点帮扶,确保本区每一所学校都能够按要求正常开展在线教学。

  返校暂缓“双减”不缺席

  为坚决落实国家“双减”工作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市教育局做出了相关部署。

  一是全市幼儿园不得开展在线教学,小学1-3 年级原则上不安排线上教学,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布置阅读内容,安排体育运动、家务劳动、手工制作、艺术类活动等。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各年级要保证网络选修课、体育课和劳动课时间。每天应安排1节美术欣赏、音乐欣赏、室内运动课,在线教学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等,严格按照“双减”要求布置课后作业,形成良好的作业反馈机制。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室内健身项目,每天整理自己房间并积极参加家务劳动。

  三是要求各班组织召开在线班会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防疫常识引导

  四是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服务和校外托管机构服务继续暂停

  旦形势好转,将第一时间发布返校通知

  为周密做好全市校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已发布了各级各类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的系列通知,组织各学校对照学校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清单,逐项落实;各区专班在开学前逐校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学返校。

  2月15日以来,市教育局联合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10个联合检查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抽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开学准备情况,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情况。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做好迎接学生返校的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将根据我市疫情形势对全市学生返校工作做出综合研判,旦形势好转,将第一时间发布返校通知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师生和家长——

  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严禁到疫情封控区、管控区和防控区活动,继续按要求做好健康监测,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管理最新提示。

  同时,疫情期间须做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双防护”家长自身要调整好情绪,学会态度温和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增强和表达对孩子的信任、理解、包容和鼓励,在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务必“退一步、缓一缓”;关注孩子情绪状态和行为变化,有特殊情况及时与学校或专业机构沟通联系。

  此外,尽快安排符合接种条件的3-11岁学生接种新冠疫苗,及时关注教育局和学校老师的通知,做好返校准备。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本地宝深圳升学】,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网课】可获教材下载入口,国家网络云课堂、深圳市级在线教育平台及“空中课堂”手机入口。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