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东山洋房 岁月如歌
归国华侨东山置业
广州旧城东门外的东山,明代时多是山丘荒地和乡村道路,居住在这里的,都是在城里人看来土里土气的乡下人。所谓“东村西俏,南富北贫”,这种说法在明代《广东通志》里已经出现。明末清初,在东山也建有一批园林、寺庙,但还是改变不了偏僻荒芜的状态。直至上个世纪初,东山还是离城约1500米的郊野,遍布着山冈、稻田、菜地、鱼塘、坟墓、竹林,生活在这里的是寺贝底村和山河村的农民,人烟稀少。
1906年,基督教美国南方浸信会在东山兴建神道学校校舍、培道学校校舍等,并把其机构从长堤全部迁来这里,后来又创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等。在辛亥革命鼓舞下,华侨的爱国热情被激发,一些人开始返国进行投资。由于东山宗教气氛很浓,生活设施完备,颇合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他们选择了东山。
1915年,美国归侨资本家黄葵石组织了大业堂,向政府征得龟岗荒地1.2万多平方米,并且将地掘平,划分为龟岗一、二、三、四马路,经营地皮买卖。随后,一班原籍开平的美国华侨先后到这里购地建房。不久,美国华侨杨远荣、杨廷蔼两兄弟,掘平龟岗附近的江岭小丘,修筑江岭东西街。这是归侨在东山置业的前奏。开发之初,在东山的建筑物不超过一百处,而且零星地散布在各山冈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回国探亲的华侨增多,他们带来较多的侨汇,急于寻找投资增值的出路。特别是二十世纪20年代末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部分海外华侨回国,把一部分资本移至国内,在东山的房地产投资掀起高潮。
昔日的郊野菜地上,一座座有欧美建筑风格的私家洋房别墅耸立了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即使经过战争破坏,建国前在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带,仍有洋房400多座。建国后,东湖街对部分侨房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侨房的业主来自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澳大利亚等地,而其中以美国华侨居多。可见,在20世纪前期,在东山置业的华侨地域分布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