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传说] 阳朔柿饼的故事

  阳朔柿饼圆又黄,香甜软糯美名扬。老人喜欢儿童爱,美妙故事传四方。

  阳朔柿饼可有名了,金黄色的,圆圆的,软软的,吃起来甜甜的,最适合老人吃了。难怪来阳朔旅游的客人大包大包的买回去,孝敬给老人,赠送给朋友。看到老人吃着高兴的样子,见到朋友尝着喜欢的样子,你还得向他们讲讲阳朔柿饼的故事。

  从前,离阳朔蛮远的地方有个村庄,村子后山四面陡峭,只是村后有一条陡峭小道直通山上。山上有一大片平地,长着好几百棵柿花果树。等树上的柿花果长大了长熟了,满山就像挂着一大片灯笼。于是,山名灯笼山,村名灯笼村。

  有一年天下大乱,到处起“绿林”,人们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一天,一伙绿林强盗大白天就向着灯笼村冲来了。村里的青壮年背着小的,牵着老的,都爬上村后的灯笼山。村民爬上山后,用大石块将悬崖边的石门堵死了,不用人守,绿林强盗也上不来。绿林强盗抢了村里的粮食耕牛还不走,就在灯笼村住下了,扬言要将村民困死饿死在山上,还要占领灯笼山作他们的山寨呢。

  山上有石岩挡风避雨,有山泉水解渴,可是,慌乱中村民带上山的粮食却太少了,靠这有限的粮食吃不了多少天。好在山上柿花果刚熟,当时的人们都知道柿花果在水里泡去涩味甜又脆,一上山,就摘柿花果泡在山泉边的水塘里,过两天掏出来洗洗,涩味没有了,把皮削削就能吃。于是,青壮年吃脆柿果,剩下那一点点粮食还够老人小孩熬粥喝几天。

  一个名叫小青的小伙子吃了几个柿花果,肚子不饿了,来了精神,走到石门边扯开嗓子对山下的绿林强盗唱道:莫嚣张,困死我们难上难。满山都是柿花果,吃了这餐有下餐。刚唱完,就被他老婆一掌推开了:“你乐什么呀!你有脆果吃,几个没牙的老人吃什么呀?”一句话,把小青讲蔫了,肚子也“咕噜咕噜”地响起来。原来,脆柿花果寡肚子,几个没牙的老人别说吃不下,就是吃得下也受不了。小青顺手将一堆削皮的脆柿果丢在身边的石板上,再也不吭声。

  小青吃脆柿果吃多了,肚子好几天都不舒服。过了几天,他又来到石门边,想看看绿林强盗的动静。不经意间,看见他丢在石板上的那几个削皮脆果不对劲。原来,白天太阳大,夜里霜水重,经几天几夜的日晒霜打,削皮脆果变色了。小青用手捏捏,软软的。他不知是不是坏了,还能不能吃,可肚子“咕噜咕噜”地响得厉害,就麻起胆子拿一个,放进嘴里咬一口。咦,甜的!于是就嚼起来,很爽口呢。小青不管三七二十一,将一整个都吃下肚子里。过了好一会,没事,肚子不响了,也不觉得饿了。原来,这是好东西呢!

  这一堆软柿果就救了几个老人小孩一天饥。大伙赶快动起来,有的上树摘柿果,有的削脆柿果放到石板面上晒。山上柿树多,绿林强盗再困几个月也不怕他。

  绿林强盗见困不死灯笼山上的村民,滚蛋了。村民们也下山回家了,还带回了一大堆柿饼。

  阳朔柿饼的故事有点味道吧。

  阳朔柿饼是阳朔县的四大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其果呈心脏形,果顶似牛心。其果质肉厚皮薄,甘甜清脆,汁多无子,含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人体所需多种元素,含碘量高,具有清热止渴、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镇咳等作用。柿果采后经3—6天脱涩处理,加工成柿饼,肉质干爽,味清甜且存放久不变质。

  阳朔县柿饼畅销区内,远销闽、粤。阳朔县的柿子对土壤,气候的适应力广,耐粗放管理,忌积水,喜光,成花容易,座果率高,嫁接苗一般栽植后3年投产。全县共栽植面积2.5万多亩,产量8500吨,于9月中旬—10月下旬上市。提供优质果苗和果品。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