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南三大名楼 感中华文化底蕴
导语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和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被人们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楼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建筑,“楼,重房也”;“阁,楼也”。就是说,楼阁一般都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建筑,且都以木质为主要结构。江南三大名楼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名扬四海,蜚声中外。三大名楼所在地江西、湖北、湖南也都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在三月出游的好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一下江南三大名楼,登阁纵览,遥望锦绣山河。
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西岸的岳阳楼,它是三国时期(公元215年)东吴将领鲁肃为了对抗驻守荆州的蜀国大将关羽所修建的阅兵台,当时称为阅军楼。据记载,这就是最早的岳阳楼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楼修建年代最早的楼阁。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挤,被贬岳州后,重修了岳阳楼。建成后,滕子京请当时的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外广为传诵,亘古不衰。岳阳楼也与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一起声名远播。 故有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的一个木质结构的建筑,从清朝时期重修后,历经百余年加之几十年的战乱而没有被毁。虽说楼的高度仅有19.72米,比滕王阁和黄鹤楼的规模小得多,但是这个屹立在洞庭湖边上的古代建筑,也可以说是江南三大名楼中惟一不是在建国后重新修建的,并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的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