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考生与家长有分歧咋办?
如果家长不试着改变自己的意愿,而一味勉强孩子屈服,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即使孩子顺从了家长的建议,按父母要求填报了志愿,然而由于没兴趣,大学的学习便会缺乏主动性,还有可能影响学业。在《填报志愿必戒的常识性失误》的博文中,我们举过相关案例:北京考生杨迪(化名)在填报志愿时屈服了妈妈,被迫选择了不喜欢的金融专业,在被某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录取后,因实在学不下去,大三时选择了退学。
3.即使家长考虑和选择是正确的,也要以理服人,要让孩子心悦诚服,如果孩子有一丝的想不通,都不要勉强,最后志愿的“落笔”权要交给孩子。当然,孩子的选择也并非都是正确的,由于年龄、阅历等原因,孩子的想法有时难免不切实际,这时家长也不要带着情绪说教,而是要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供孩子参考,也可向专业人士咨询。
家长千万不能态度强硬,也不要背后搞“小动作”,比如偷偷修改了孩子的志愿。在整个过程中,亲子沟通得越充分越好,志愿的填报也就越顺畅。
4.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对志愿无所谓,乐于听从父母的安排,这时父母尤其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作为家长,不是代替孩子作决定,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精神支持和信息帮助。
此外,参谋孩子志愿时,父母双方的意见要先达成一致,否则孩子夹在中间更会茫然。
最后,我们还要说一句,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理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填报志愿时家长要把握好参谋的角色,把最后的决策权留给孩子,毕竟他的人生要他自己来负责,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