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熊猫基地快乐游 跟国宝玩个够
导语 看熊猫吃饭、看熊猫睡觉、看熊猫爬树、看熊猫拉屎、看熊猫打架,余兴节目是喂天鹅和天鹅咬手指……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些可爱的国宝们绝对会让你“乐不思蜀”!
相信和我一样,大部分旅人的熊猫之旅都是在极大的好奇中开始,在数码相机与合影中完美,然后离开,过程与逛动物园并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这里的对象是国宝。离园前,邂逅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简单寒暄和几个问题后,我决定不走了。“你知道么,熊猫吃铁,有时候会把农民家的铁锅吃掉,所以也叫食铁兽。”“你知道么,除了黑白相间,也发现过白色和棕色大熊猫。”“你知道么,熊猫的皮毛其实很扎人,而且油油的,天然防雨。”姑娘叫许萍,身份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公众教育部主管,大学主修经济的她,现在成天和大熊猫呆在一起。“成天看,会不会腻?”“不会呀,我喜欢直愣愣地看,一看就是半天,这是我放松自己的方式。”
许萍告诉我,西周时期,巴蜀地区的交战双方只要将貔貅旗(即熊猫旗)举起来,就意味着休战讲和;到了公元685年,遣唐使带着两只白熊东渡日本,这是武则天赠给日本天武天皇的国礼,而白熊就是大熊猫。这些关乎熊猫的历史典故,完全在我的思维范畴之外。那就把脚步放慢,再去会会熊猫吧。
这一次,我看到一只成年大熊猫好奇地朝我走过来,最近的时候不过两三米,隔着围栏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眼神,平静而又无辜。甚至听到了类似山羊的“咩咩”叫声,这是熊猫在表达自己的喜悦,如果是类似犬叫,则意味着“我很生气”。不知道什么时候,身边的竹林里居然多了一只绿孔雀,和我一样悠闲地踱步,并不惧人。
大熊猫基地里还可以看天鹅
靠近园门的天鹅湖上,黑天鹅和锦鲤游在一起,你一嘴我一嘴地贪吃着孩子们奉上的投食饲料,湖边的露天桌椅上,照例是熟悉的茶香——这才恍然明白,熊猫基地内的生活氛围,原本就和这座城市的慵懒和巴适一脉相承,竹林里的熊猫们除了不吃辣,其余都活得很成都。闭上眼睛打个小盹,想像自己就是一只熊猫,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