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旅游攻略:重走十多年前的丽江
杨泽民没有传统曲艺传承者常见的“土气”,他外语流利,对西洋音乐也十分熟悉,这与他的老师、丽江的传奇人物宣科有些相似。宣科名列“丽江三杰”,纳西古乐便是在他的倡议下恢复的。在丽江古城,随处可见“宣科先生”的交通标语:“宣科先生提醒您,此路段禁鸣喇叭”“宣科先生提醒您,限速70公里……”每晚演出的纳西古乐,也以宣科亲自主持为卖点。看过他主持与表演的观众,对音乐有多少感觉不好说,但对这个幽默、健硕的“老小伙”都印象深刻。杨泽民13岁开始在纳西古乐队里吹笛子,接受宣科的教导,音乐慢慢渗入他的骨髓当中,他成为宣科最喜爱的徒弟之一,多次随老师到国内外演出,遇到国际友人来访,也多是他陪同接待。
文艺聚集地
聊起时下流行的音乐元素,杨泽民往往会惟妙惟肖地模仿上一段,比如说到酒吧的嘈杂,便会模拟音响的震动声:“崩次!崩次!”说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会用极低沉有力的声音模仿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梆~梆~梆~梆!”不管小提琴还是钢琴,他都能模仿,手上还比划出动作,像是古代文学家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表演者,“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让人惊叹不已,又忍俊不禁,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上了一堂乐理知识课。
不过,对于这些时下娱乐节目热衷的技巧,杨泽民虽然擅长,却不大认可。他尤其反感音乐领域的“模仿秀”,认为每种乐器有独特的音色和乐理,演练时应该选那些符合其特点的题材,才能让音乐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二胡声音偏悲,用它拉欢快的歌曲,总觉得不是那个味儿。曾有人用二胡拉小提琴的经典乐目《流浪者》,前者二弦,后者四弦,后者对变音的要求便明显不一样,二弦想表现出四弦的声音,只好加快演奏节奏。若想以此迎合市场,难免贻笑大方。正如瓷器里的仿生瓷,模仿动物、果蔬尚有几分意趣,可是发展到模仿戗金、镂银、琢石、竹木,就是拿己之短,比人之长了。
杨泽民比较佩服那些专注于自己专长的人,也提倡搞音乐的人要多体验生活,以加深对乐曲的领会。流行歌手中,他最喜欢腾格尔,因为他的歌声有一种苍茫的感觉,“是在用感情歌唱,玩不了技巧。”
山珍味不如一笔梅
车文光也是一个疯迷音乐的人,他是丽江小有名气的菌类批发商,也是20世纪90年代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南山胶轮车”乐队的主唱,他创作的那首《玉龙第三国》广为流传。
车文光身在商海,却始终没有脱离丽江的艺术圈子。他不喜欢斤斤计较,价值不菲的松茸、松露,朋友聚会时常拿来大盘炒着吃。他喜欢古琴,常在微醺时画一支梅花,喜欢活得如“八大山人”。对他来说,山珍味不如一笔梅。经商之余,车文光常与杨泽?等人一起,呼朋引伴,喝酒下棋,吟诗作画,以“艺术”的名义狂欢。
寻找丽江土著人
占丽江人口主体的纳西人,自幼沉浸在音乐、书画及花草所构成的氛围当中,大多都会几项技艺,即便不精专,也乐在其中,闲了,便聚到一块儿切磋、品评。往寻常酒吧里一坐,就能碰到许多原创歌手,在新城的小区里走走,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养花弄草。在他们身上,我总能发现一点“魏晋之风”。
“其实就是在玩。”说起“艺术”,丽江的朋友们总显得有些害羞,仿佛这两个字太过正式,是一种过分的夸奖。和车文光同在“南山胶轮车乐队”的沈强,如此解释乐队名称的由来:胶轮车是过去南山一些少数民族的运输工具,一些穷人用它运柴火来到丽江城里卖;乐队的几个成员当年都是贫穷但热爱音乐的学生,便起了这么一个名字自嘲,“意思有点像今天的‘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