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旅游概况
导语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南部,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扬州是中外旅游胜地,瘦西湖、观音山、古刹大明寺都是绝无仅有的旅游瑰宝。
扬州历史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极尽繁华了上千年[1];在盛唐时期达到鼎盛,有“扬一益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令扬州成为无数人所神往的仙境之都。扬州被誉为“月亮城”[2],隋炀帝曾写下“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唐朝诗人徐凝更是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来赞誉;由于受到众多诗人文豪的集体钟爱,扬州因此也被誉为“中国诗词之都
地理气候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扬州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5]。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烟花三月下扬州”。夏季和冬季也有它独特的韵味。
旅游
扬州还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雅致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绝佳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实是江南瑰宝。
交通现状
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方式。京沪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沪蓉)、扬溧高速公路、启扬高速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横穿扬州境内,已开通扬州至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等客货运线路。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在扬州南部汇流,构成市域航道主骨,全市共有航道184条,盐邵线、古运河、三阳河等纵贯南北,高东线、新通扬运河、仪扬河、盐宝线等横穿东西,构筑了“三纵四横”的内河主航道网。扬州港口布局为“一港三区”,主港区六圩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区、仪征港区分列两翼。扬州泰州机场已于2012年5月通航,已开通多条国内航线。
美食
扬州菜以“三头”(拆烩鲢鱼头、扒烧整猪头、蟹粉狮子头)为代表,大煮干丝则充分体现了淮扬菜的刀功,“三套鸭”则将菜鸽藏于野鸭腹中,再将野鸭藏于家鸭腹中,独特的创意,大胆的创新造就了野鸭喷香,菜鸽细酥无上美味。扬州出名的还有各色扬州的点心和小吃。
特产
扬州炒饭、牛皮糖、扬州酱菜、馋神风鹅、黄珏老鹅、平山绿茶(郊区)、仪征绿杨春茶、十二圩五香茶干(仪征)、高邮双黄蛋(高邮)、秦邮董糖(高邮)、界首茶干(高邮)、宝应藕粉(宝应)、江都方酥(江都)、嘶马的拉豆腐(江都)、琼花露酒、邵伯菱角、 三丁包、 扬州煮干丝 、扬州酱菜、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