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爱咬人抓人 为什么?

  一位妈妈很苦恼地说:

  我女儿还不到一岁,但是已经会打人了,有时候打我的脸,有时候打我的头,甚至还会狠狠地拽我的头发。要是有人靠近她,她就会先轻轻地抚摸对方的脸,然后就狠狠地打一下,或者是挠一下。我除了向对方道歉外,还很自责,觉得自己没教育好孩子。

  看到孩子爱打人,很多父母都会担心他有“暴力”倾向,甚至认为这是自己没教育好孩子。其实,这种担心和自责是多余的。因为,0~2.5岁的孩子正处于手的敏感期,“打人”是其中的一种正常表现。

  通常来说,孩子在9个月左右的时候,手部的功能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手臂到上臂的支配能力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时候,孩子打人,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这会让他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趣。

  另外,孩子打人,可能是为了吸引父母或他人的注意力;可能是想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我想和小姐姐交朋友”、“我不?让他拿我的东西“、“我不喜欢他”;也可能是情绪太过兴奋而无法控制自己;等等。

  所以,我们不能把孩子爱打人归结为他有暴力倾向,更不要采取打骂、惩罚的处理方式,而是要理解他,用温和的态度调整他的行为。

  不要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太敏感

  每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很多妈妈就会在一旁提醒他“不许打人”,教育他“打人是不对的”。殊不知,这样做反而是在提醒孩子“哦,我这就是在打人啊“、“我打人,妈妈(爸爸)就会特别关注我”。那么,他下次也许就会为了打人而打人,就会把打人当成吸引父母注意力的一种方法。

  所以,面对孩子爱打人的现象,我们不要表现得过于敏感、激动,而应采用一种正常、温和的态度。另外,平日里,我们要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向孩子表达我们对他的爱,满足他被关爱、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引导孩子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当孩子无法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来的时候,他就可能会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不是不想让别人碰你?”“你是不是想和小哥哥交朋友?“当我们帮助孩子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之后,他就会感觉到我们对他的理解,这时候,我们再给予他引导和教育,他就更容易接受。

  比如,孩子因为想和小伙伴交朋友而打人,那我们就要向他示范正确的相处之道,并告诉他:“如果你想和小伙伴交朋友,可以拉拉他的手,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和他一起玩。“如此一来,孩子也就知道以后应该如何做了,他的攻击性行为也会随之减少。

  不要给孩子贴上“爱打人”的标签

  妈妈带着两岁的儿子去广场上玩,当儿子看到了邻居家的小朋友后,立即跑上前,使劲推了一下小朋友,一下子就把对方推倒了,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又推人呢?”然后,妈妈就对小朋友的家人说:“这孩子就爱打人,你家孩子有没有这种情况……“

  很多时候,我们会像这位妈妈一样,会指责孩子的打人行为,还会当着他的面说他爱打人。其实,这是非常不妥的,因为这就好比是给孩子贴上了“爱打人”的标签,只会适得其反,让他变得越来越爱打人。

  因此,我们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爱打人”的标签,而应淡化自己内心的不满,理解他处在这一敏感期的表现。

  抓、扔、捏—喜欢抓软东西、扔东西,用两只手捏东西

  ——给孩子一些安慰物,让孩子尽情地“舞动”双手,体验手的功能

  对于八九个月的孩子来说,软软乎乎的东西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如果我们给孩子两样东西,一样是软的,一样是硬的,他一般都会去抓软的。所以,孩子会对面条、香蕉、果酱、泥巴等非常感兴趣,喜欢去体验那种“黏糊糊”的手感。

  此外,孩子还非常喜欢扔东西,这在我们看来毫无意义,但是在他的眼里却是非常新奇而有趣的。因为,在扔东西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不同物体被扔出去的状态和声音是不一样的。

  然而,很多妈妈总是以“太危险”、“太脏”、“会受伤”为借口,不允许孩子去抓、扔、捏一些东西。

  妈妈给10个月大的女儿喂香蕉,喂到一半的时候,她“哼哼“地扑向妈妈,用两只小手抓住剩余的香蕉,然后用手使劲捏香蕉,结果她满手都是黏糊糊的香蕉,还有一些掉在了衣服上、地板上。妈妈一边抱着女儿往洗手间走,一边对她说:“脏死了,脏死了。别捏了!“女儿根本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仍然低头玩手中的香蕉泥。

  当妈妈把女儿的手放到水龙头下面的时候,女儿这才缓过神来,努力挣脱着,但由于力气太小未能争过妈妈。当她看到自己的小手被洗得干干净净时,突然放声大哭。

  当孩子发现原来的形状因为他的抓捏而变成另外一种形状时,他就会特别兴奋,小脑瓜里会想:哇,手真的好神奇啊!如果我们像案例中的妈妈一样,阻止孩子去抓捏软东西,破坏他正在享受的游戏,就剥夺了他用手的自由,剥夺了他认识周围事物的机会。

  所以,我们不要拿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爱抓、扔、捏东西的行为,更不要阻止他,而是尊重他爱探索的本能,让他亲自体验不同事物的不同性质,从而增长见识、丰富经验。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