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跨出深港同城梦想
维系香港内地的大动脉
一批批打工者,从内地不远万里,搭乘火车来到深圳站,出站一刻,映入眼帘的总有罗湖口岸的黄瓦飞檐。罗湖口岸,扼守着深圳河的对岸,每日数十万的人流经罗湖桥往返深港,罗湖口岸一日的人流量已经接近内地一座小城市的总人口。
历经百年苍桑的罗湖口岸,见证着深圳从一座南海边陲的小渔村,成长为今日的现代化大都会,也维系着深圳人深港同城、共建国际都会的梦想。
深圳罗湖口岸地图
罗湖口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清政府管辖下的九龙关在那时已经在深圳河上设立了关卡,广九铁路建成通车后,还设立了车站支关,并随后成立了罗湖支关。建国后,新中国人民政府辖下的九龙海关在罗湖口岸设立监管站。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正式的办公楼,为了便于核查来往旅客,海关关员在罗湖铁路边摆张桌子就开始办公。
新中国成立后到60、70年代,内地物资匮乏,华侨和港澳同胞回乡的时候,面粉、大米、衣料什么都带,甚至有的港客带着刚煮好的红烧肉过关。有亲友在香港的老深圳人都会记得,逢年过节,大批或迁居香港或逃港定居的深圳人就会在罗湖桥前排起长队。“那时候的春节,罗湖口岸前人山人海,进出境旅客们必须排着长龙过关,怨声载道,都说‘深圳深圳,一过关心就震’。”
但漫长的等候也难阻人们返回深圳老家的焦急。解放初期内地商品物资很匮乏,买什么都得凭证凭票,香港亲友的接济对深圳人显得尤为珍贵。但扼守罗湖口岸的海关人员为了严防走私,对携带物品过关的监管非常严格。譬如说衣服鞋帽,那时候规定每人只能带连衣6套、衬衫8件、大衣和毛衣2到3件、内衣裤10件、鞋2到3对等等,于是很多旅客回乡,身上穿着十几条裤子过关,以为这样就可以多带点物品回来。除了衣着以外,还有大米、糖果这些琐碎生活用品。
随着改革开放,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经罗湖口岸出入境的人数开始激增。到了90年代初,旅客人数增长到每天约8万人次,90年代末则递增到每天约15万人次,2007年更达到了日均26万人次,高峰期接近40万人次。
过关人流激增,如何加速旅检效率已迫在眉睫。为此,深圳海关在罗湖桥头拉开了旅检改革的序幕。1978年,率先将旅客自行申报与海关随机抽检相结合。1980年,罗湖口岸设立“应税通道”与“免税通道”,旅客可根据行李物品是否需要完税的情况,自行选择通道过关,提高了旅客的通关效率。与此同时,启用了X光机等行李检查设备,告别了中国海关几十年“纯手工”操作的历史。
今日的罗湖口岸,不仅是沟通深港双城的纽带,更是香港与内地维系的大动脉。2008年,全国出入境总人数3.5亿人次,经深圳陆路口岸出入境人员1.78亿人次,其中罗湖口岸8940.1万人次,占整个深 圳 陆 路 口 岸 出 入 境 人 数 的50.3%,占整个全国出入境人员的25.5%。换言之,全国每4个出入境人员,就有1个通过罗湖口岸。罗湖口岸扼守的关防早已超越深港,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