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电车车票及车资

早期的电车车票均是从英国订製。及至1967年的暴动发生后,香港巿民开始意识到应该由自己生產本地物资,加上在舆论冲击下,电车公司决定将车票交由本地印製 。

于1904年,电车服务分等级制,所以车票亦分头等及三等 (电车从来没有二等),其尺寸并没有因等级不同而有分别。车票的上方均印上等级,而票尾则印上终站名称。

售票员制度亦始于早期的电车服务。一般来说,每一辆电车有两名售票员,分别负责上层及下层的售票工作。1976年,首个收费钱箱引入车队,售票员被淘汰,大部份都被训练成为车长;至1982年,售票员制度正式被淘汰。


图片:售票员手制车票打孔机,售票员会利用此打孔机在乘客车票登车的站名上打孔

时至今日,成人车资只收港币二元,相比其他交通工具,仍然是最经济实惠。现在,乘客现在除了可以投币方式,更可使用八达通付款。

电车收费年表
收费
年份 成人 学生 小童 长者
1904 头等:一角
三等:五仙
N/A N/A N/A
1936 头等:六仙
三等:三仙
N/A N/A N/A
1946 头等:二角
三等:一角
N/A N/A N/A
1975 三角 一角 一角 N/A
1981 五角 三角 二角 N/A
1983 六角 三角 二角 N/A
1990 一元 N/A 五角 N/A
1994* 一元二角 N/A 六角 六角
1997 一元六角 N/A 八角 八角
1998 二元 N/A 一元 一元
*实施长者优惠收费
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