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中学师资力量

  四、教学特色

  普通中学如何办好适合学生的教育,如何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这些命题,我一直在深深地思考和探索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要办以美术、音乐为主体的特色教育。

  特色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优势与特点,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教育模式。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特色教育是国内很多中学不约而同的选择,其中有些学校办得很成功,但也有很多学校似乎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我校既然选择了特色教育这条路,如何不让它只是昙花一现,如何不让它“泯乎众矣”,如何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就是我们在办学过程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下面,就什么是特色教育的问题我谈几点看法。

  特色就是因材施教

  我校实施特色教育的最初灵感来自于孔子。

  2500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有一段对话:

  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

  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

  冉求问孔子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

  在一旁的公两华很不理解,就问老师为什么讲话前后不一致。

  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所以要抑制他一下,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

  这个经典例子是孔子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极好的典范,它所透露出来的教育理念,被宋朝时的大儒朱熹总结为因材施教。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

  学生资源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我校高一新生的分数分布区域一般在400分到630分之间,面对这样一种生源实际情况,如果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进行教学,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承认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孔子是非常重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他对学生的心理、个性的观察很细致、他在教育中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他经常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志向、思想、言行,了解学生在智力、性格、气质、才能、志向等方面的差异,从中进行分类、归纳。孔子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充分的观察和了解后,对不同资质的学生,我们有的放矢地设立不同的班。文化成绩好的,我们有文化班;美术方面素质好的,我们有美术班;音乐方面有特长的,我们有音乐班……一句话,因每个学生的“材”不同,他将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2500年过去了,孔子已化作一个不朽的传奇,而这四个字恒久恒新,光芒万丈,照亮我校前行的道路。

  因此,如果问特色教育是什么?我认为特色教育的本质就是因材施教。

  特色就是激发潜能

  孔子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至于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的祖先并没有详细的阐释,而这个问题恰好又是很关键的,如果不能很透彻地解答,就难以具体地、有效地、自觉地进行因材施教。

  解决这个难题的是一个外国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H·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发扬光大了因材施教理念。他认为每个人起码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等智能。其核心观点就是:人,具有多元化的智能;每个人具有的智能分布结构可能都不一样。这好比上帝给每个人都造了房子,有的是大门敞开着的;而有的大门是关着的,可是仔细看一看,关着大门的房子的窗户是开着的。根据加德纳所倡导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学校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获得最大效益为出发点。认识智能的多元性,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校不存在学生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聪明,怎样聪明的问题。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做的就是充分注意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比如让空间智能突出的学生去学美术,让音乐智能突出的学生去学音乐等等。在此基础上,老师还要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中表现出来的智能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从而获得共同发展。这种“强项带弱项”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潜力,我校美术、音乐班的学生在拿到专业合格通知书后,学习文化课的劲头就空前高涨,带病上课,争分夺秒,下课提问题的同学明显增多。每年高考后,校园里常听到:“真是奇迹,连某某同学也上了本科大学!”这就是得益于对学生潜能的全面激发。

  从“因材施教”到“多元智能”理论,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启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也要开发学生的空间、音乐等智能,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就是我校进行美音特色教育的理论基石。

  特色就是自信自强

  特色能给人自信,特色张扬人性!

  我校的美术、音乐班教育,是从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开始的。本校高中部入学成绩一直在深圳市同类学校后列,而很多家长和学生又固守旧的观念,认为考文化科才是正道,所以刚开始时只有文化科考不上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艺术类考试,美术生和音乐生就成了年级学生中文化成绩最差的一群。但是比文化成绩更差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他们过往的学习历程中,挫折比成功多,受到的轻视比尊重多,因此很多人不自信。有的学生极端自卑,要么对外界过于敏感,无端动怒甚至采取攻击行动;要么畏惧交往,甚至不敢正视别人的目光。老师们认识到:教会他们美术技能、教会他们音乐知识不是最难的,教会他们重塑自我,自信做人才是最难的。

  于是老师们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来让学生重拾信心。在美术生和音乐生的专业课一次次获得成功后,他们终于逐渐找回了曾经失去的自信,终于逐渐挺直了曾经委靡的身躯,终于重新找回了本就应属于青少年的那份朝气和活力。因为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是同样的人,同样具有发展的潜能,同样能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我价值。真可谓是成功佳绩增强人生信心。

  可以说,我校的特色教育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智力,造就了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重拾人生的信心、端正人生的态度和找到人生的理想,塑造了他们健康的人格,使他们由失败者变为成功者,并为将来开辟出了更为广阔的人生道路。这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特色,我们的学生就是一个大写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说我们要培养大写的人。你语文数学学得好,我的画画得好,他的歌唱得好……谁也不比谁差。有这样的自信,学生的人格才不会分裂,学生的精神才不会萎缩。

  这份自信,是特色教育给予学生的。

  特色就是与众不同

  特色最根本的体现形式就是与众不同,或者说它的本质属性就是差异。有专家认为目前的中国基础教育在“差异性发展”方面做得还非常不够。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甚至认为“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还存在着古希腊神话中的那张‘魔床’,所有的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都必须与‘魔床’的长度保持一致,短则补之,长则截之。”(《特色就是卓越》)这话虽然言重了一点,但也基本反映了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病和症结。

  呼唤特色,追求特色,铸造特色,应该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之一;没有特色的教育就像千篇一律的文章,像千人一面的群体,是没有美和卓越可言的。办特色教育,使沙头角中学与众不同,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在长期的探索中,我校逐渐在下述方面形成自己的特点。

  一是建设一支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说明特色教育应靠特色教师来实现。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为使我校的美音特色教育开花结果,我们不断为艺体类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经常派遣这些教师进修学习,学校先后送三位美术教师到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接受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借课程改革的东风,使老师们学习新课改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大力“内引外联”。学校办学不能封闭,特色教育更应该走出去,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我校先后由校长带队,学习本市、本省及全国先进教学经验。同时,我们还同广州美术学院等20多所院校建立了经常性联系,经常请一些教授、专家到学校讲学。并从广州美术学院、南京六中等学校聘请专家和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授课。

  这些措施使我校逐渐拥有了一支专业素质突出、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

  二是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如何给美术生和音乐生上好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十分重要,除了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拓展。

  美术老师为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一是开设书法、摄影、建筑、诗词、电影等文艺欣赏的专题课。这些讲座都是学生们所熟悉的,因此很受欢迎,也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这些活动增加了他们对美的体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二是组织学生出外参观学习。美术老师组织了一批学生到北京旅行,参观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还到教授家里做客,学生吸纳了那里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见识了学者博大的学识和胸襟。扎根于文化素质沃土中的美术花朵必然怒放,本校美术高考成绩连年大步跃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音乐老师们经常带着学生到户外去训练和演出,把这种做法当作常规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面对各种观众和各种反应。当出现不利的场面时,学生就用掌声鼓励自己的同伴。到了后来,学生自己在户外进行表演,无须老师助阵。老师们还经常为学生举办表演比赛,邀请家长、班主任,甚至不同级别的领导出席,学生得到亲人和他人的赞赏,备受激励。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培养自己的音乐才华。

  老师们说,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拓宽,通过对美术、音乐兴趣的培养及其潜力的开发,同学们在自己的特长领域内,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是专业课和文化课齐头并进

  本校美术和音乐教育取得好成绩,还得益于专业课和文化课的相得益彰。过去我们为了保证学生首先联考过关,在联考前两三个月停止文化课,全力拼美术和音乐。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只看到了美术和音乐技能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它们与文化课的内在关系。学生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受到文化成绩的制约,孤立地、不在各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练美术和音乐,为技能而练技能,没有文化作依托,美术和音乐专业课的进步也是缓慢的。结果是,联考成绩不尽如人意,而文化课又耽搁了,造成部分学生一条腿迈不进大学门,梦想无法实现。

  现在,我们对这种专业课和文化课不吻合的现象进行了改进,决定不停文化课,让专业和文化齐头并进。于是,效果出来了,专业课由于得到文化课的滋养和调节,虽然时间减少了,成绩却提高更快。学生喜看自己的进步,士气高涨,文化课也很投入,这就形成了专业课和文化课互相促进的局面。最终的结果是,不独专业成绩出彩,文化成绩同样骄人。

  四是不放过每一个学生

  我校美术、音乐科组的全体老师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撑起了我校美音教育的一片天空。不知道有多少个日子,他们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1点;不知道有多少年了,他们从大年初三就开始为学生辅导功课。他们关心学生,把学生视作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努力发掘学生身上的潜能。

  著名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讲过一则寓言:“有两匹长得一模一样的小马。一匹交由一位庄稼人去喂养,但那个庄稼人贪得无厌,在这匹小马还没有发育健全时就用它来赚钱,最后,这匹小马变成了无价值的驮马。与上述这匹命运迥异的是,另一匹小马托付给了一个聪明人,最后在他的精心喂养下,这匹小马竟成了日行千里的骏马。”沙中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遇上的是一批善于识才育才的“聪明人”,经过激励和雕琢,他们体现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全校上上下下,同心协力,一路走来,洒下汗水,一起铸就了我校美音特色教育的辉煌。

  特色就是卓尔不凡

  朱永新教授说:“特色就是卓越。”我校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连续多年,沙头角中学的美术、音乐班的本科升学率都在80%以上,其中不乏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大、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名校。

  据这些学生反映,如果不是学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如果没有老师们对其特长潜力的激发,他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是的,我们就是这样走进每一个学生“独一无二的世界”,运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发其潜能,发挥其优势,从而使我校的美音特色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美术和音乐比翼双飞栖高枝的喜人局面。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