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重点:党的建设

高三历史重点:党的建设(3)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

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