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儿富养女是否合适

  4.春梅(女,教师,36岁,家有女儿)

  “穷”与“富”并不是单纯物质上,更多的是对男孩、女孩品质上的培养。

  “穷养”不是说破衣烂衫,残羹剩饭;“富养”也不是锦衣玉食,山珍海味。“男孩穷养”个人认为是指让男孩子从小多历练,多明白生活的艰辛,将来能够肩负重任;“女孩富养”是要让女孩子多见世面,不虚荣,看清浮华,懂得欣赏和个人修饰,不至于将来被利诱。

  穷养男,不仅是一种教育投资,更是对男孩一生的投资。男孩应该从小就让他受点苦,锻炼他的身心,让他懂得从小就要靠自己去奋斗。当他被寄予太多期望,那么这种期望就会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给他们以一定的压力。当他长大后要面临立业等等的压力时,才能应付自如。

  富养女,其实是一种文化修养的投资,也就是对女孩性情的陶冶和品质的培养。我女儿目前在学习钢琴和芭蕾,目的是别像我们这种做爹妈的听音乐看舞蹈都是光图个热闹,一点不懂内容,不能产生共鸣。我还教女儿如何搭配服饰的色彩和风格,讲解了高价“名牌”的真谛,以及“人有我无”的对策。

  5.高原(男,45岁,企业员工,家有儿子)

  穷人不是不可以富养,富人不是不可以穷养!

  每个家庭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但是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孩子不能让孩子认为只有金钱才代表穷富,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穷人是没有钱,但是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富养孩子的办法。并不是金钱代表所有、也并不是只有金钱才能穷养富养。

  女孩子啊,重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温柔贤惠的性格,一个干净健康的身体,这就好了。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让生性敏感的女孩生活在一种无忧无滤的生活环境中,要尽量满足她的生活要求,让她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然后她才会用欢愉阳光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男孩子就不一样哦,江湖中血雨腥风,吹打得别人,也吹打得你的儿子。儿子如果也采取富养的策略,令他失去“抢食”的能力,这样,你溺爱了儿子的前半生,却是毁了儿子的后半生。男人嘛,吃点苦没坏处。

 观点二:反对派

  1.吴女士 (职员,32岁,无子女)

  我觉得这个观念太绝对,过去提倡“穷养儿,富养女”,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男孩自出生以来就被赋予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因此需要不断磨炼,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来才有所作为;而女孩最终是要嫁人的,“富养”的女孩才可以有更多的见识,有更优雅的气质,为钓“金龟婿”做好一切准备,而且也不至于被别人一点点好处及花言巧语所俘获。现代社会,男女地位一致,女人照样要在社会上打拼,养家糊口,所以教育方式也不应该区别对待。

  其次,该“富养”还是“穷养”,并不完全由父母意愿决定,这还受每个家庭经济实力、个人素质等具体境况所限制,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去做就行了。

  2.卢先生 (公司老板,38岁,有一双儿女)

  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我生育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从物质方面来说,我觉得都应该“穷养”。

  儿子8岁了,我几乎很少给他买零食,对于他喜欢的玩具,也并不是全部满足他的要求。女儿5岁,从小时候起我就注意培养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比如,吃东西不能浪费,外出不乱买东西等。我觉得在“穷养”孩子的基础上,更应该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长大后创造财富的能力。

  虽然物质上要“穷养”,但精神上应该“富养”,比如偶尔到高档饭店吃吃饭,或者是去听听音乐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有空的时候,带他们出去旅游,让孩子学会欣赏大自然的山水,尊重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希望“富养”出孩子开阔的眼界、丰富的知识、大气的为人、得体的举止及文明高雅的生活习惯;“穷养”出孩子的坚强不息、独立自主、克制物欲、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3.黄先生(网友)

  激烈的竞争会因为你是女孩而网开一面吗?

  现实社会中,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种种磨难,女性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比比皆是,而我们女性不经历磨炼,又如何能坦然面对?富养的女孩也会面对逆境、坎坷。自小,在求知求学的道路上,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录取分数线就比男性低,差一分同样面临名落孙山的遗憾。走上社会,激烈的竞争,无情的对手,绝对不会因为你是女性而同情你,对你网开一面。

  无论家境是否富有,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要适当的经历磨炼,经历苦难,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舍;同时也让他们学会感激,学会宽容,学会爱也学会放弃;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个性,完整健康的人格;同时要让他们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自强意识。最后无论是穷养还是富养都得培养他们有教养。

  4.青山绿水(男,40岁,大学教师,家有女儿)

  “富养”和“穷养”的说法,是从传统的社会分工考虑的,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

  男孩子需要独立,女孩子同样需要有坚毅的性格;女孩子需要有艺术气质,男孩也同样有对艺术的追求,所以过分娇惯女孩,过分让男孩子吃苦都是不合适的。

  现在是男女平等的年代。儿子女儿都要用“穷”的方法来教育。如果女儿长大后花钱大手大脚,那怎么去相夫教子啊?如果男孩子视野不开阔,将来又如何成为顶梁柱?男孩子要从小就吃苦,将来好会赚钱当大官,女孩子要从小就漂亮有气质,将来好嫁个好老公,这种说法原本就有严重的封建思想存在。无论男孩和女孩,都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都因该拥有全面的素质,健康的人格和心理,这才是正确的。

  5.冬天的童话(女,27岁,公司职员,家有女儿)

  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一定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我们单位效益不错,在当地都属于比较好的,所以我们单位的孩子都比较注重吃、穿、用。单位接送孩子的专车司机就说,这帮孩子在车上就讨论今天谁谁又穿了什么牌子的衣服,谁谁又买了什么牌子的文具盒,从来没有攀比过学习上的事。我的孩子差3个月两周岁,院里这么大的孩子五六个,经常变换不同的套装出来,而且全是名牌。对此类事情,我和老公的意见有严重分歧,他坚持说,我们又不是买不起,为什么别的孩子能有我们的孩子不能有?而我则认为有钱也不能这样花,以后孩子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上面花冤枉钱呢?

  我在这个单位工作十年了,这十年间,院里没有一个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的,全凭自己本事考上大学的也寥寥无几,就连上高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不够分数线花一两万上学的。我想这与孩子平时生活条件太优越了有很大关系吧。

  6.曾志强(男,27岁,从事媒体广告,无子女)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女孩子男孩儿一样养。

  养育孩子方法方式多多,不能一概而论,既有穷养女儿、巾帼不让须眉的;也有富养儿子、儿子翩翩绅士风度的。不同的教养方法能够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我认为,无论家境是否富有,无论男女,适当地经历一些磨炼,经历一些苦难,从而更加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宽容,这总不是一件坏事。

  不论男女都要有独立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宽容豁达的心态,当然更要有生存得很好的能力。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女儿当然更要培养生存能力。以后碰到好男人还好,如果碰到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让天真可爱骄傲温柔的女儿怎么生存?到什么时候女人独立都不会错的。

  感谢父母穷养了我——一位穷养女儿的博客

  山无言水无语

  我就是一位典型的穷养女儿。

  记忆中,我是父亲带大的。母亲长年有病,只能力所能及地做点家务。于是,身为长女的我,很小就要学着为父亲分担一些杂务。记得每天必做的就是提着那种自己焊的铝水壶去至少一里地以外的锅炉房去打水,好像五六岁就去打,有一次打水烫伤了脚,回家还挨了父亲一顿臭揍。我们家有两把铝水壶,一把大的,一把小的。六七岁的我身体还很单薄,用右手提那把大的,用左手提那把小的。每走几米,就停下来歇歇,那不长的500米,当时在我眼里是那样的漫长。这样时间长了,我的右手长得也比左手稍大。

  后来母亲病退了,家里经济自然更紧张。父亲上班之余开了个小店,周末要去进货,我就要去接货。父亲从船舷那边把货递过来,我从这边接住,毕竟是女孩,没什么力气,有一次把一大箱茶叶掉进了海里,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气不打一处来,恨恨地抱怨着。还记得小店刚砌的时候,我帮父亲去推石灰。一个人推了一小车的石灰,遇到一个上坡,怎么也推不上去了,旁边来了几个人帮我推了上去。每到这些时候,我就很难过。

  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别的女孩不一样。别的女孩可以搂着母亲撒娇,可以和母亲逛街,而我不能,母亲的病痛让我少了好多母爱;别的女孩可以放了学纵情地玩耍,而我不能,我得惦记着早点回家帮父亲干些话;别的女孩可以逃学早恋,而我不能,我得确保每次考试成绩位列全班前三名,我想用优异的成绩安慰父母憔悴的心;别的女孩可以互相攀比谁的衣服更漂亮,而我不能,我知道父亲一个人支撑家用已经很艰辛。就这样很忧郁、很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这个心结一直困扰着我,以至于我在这近十年中遇到过的所有挫折和困难,我都从不告诉父母。

  有一年,我身体的某个部位长了一个东西,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做手术。我依旧没有告诉父母,认为没必要,自己能搞定。做手术那天,我自己签了手术同意书。

  在等待病理切片的那半个小时,我想了很多,我心里前所未有地对父亲母亲有了深深的眷恋,我想我活着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爱我的人!

  我心里第一次确定,不管我以前对他们有多少的误会,我还是那么的爱他们!很感谢父母给我的精神的磨砺,很感谢父母穷养女儿的方式。虽然有时候会不近人情,但是没有父亲,就没有现在的我!

  怀念父亲从三岁就开始每天晚上用小黑板教我认字,一直教到晚上九点,有一天晚上我因为疲劳走了神,父亲很生气,上前就把我头上从上海捎来的小发卡掰断了。我伤心了一个晚上,但是此后我再不敢敷衍父亲,学习从不马虎;

  怀念父亲每天早上都带我跑步,四五岁就要跑三千米,而且不准停下来。这种从小培养的毅力和韧性让我在以后很少半途而废;

  怀念父亲从小带我去很多地方,见各种人,这种见识和阅历让我多年以后无论是见达官贵人还是去多么奢华的场合,都能从容不迫,毫无畏惧。

  这就是我在父亲穷养女儿的方式下的成长历程。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