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应注意的22个问题
世界上每个国家的民用航空器(飞机是航空器的一种)都有国籍标志,并要取得国际民航组织的认同。中国是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根据国际规定,于1974年选用“B”作为中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凡是中国民航飞机机身上都必须涂有“B”标志和编号,以便在无线电联系、导航空中交通管制、通信通话中使用,尤其是在遇险失事情况下呼叫,以利于识别。因此,当您看到涂有中国西南航空公司飞鹰徽记的波音757飞机如“B-2820”字样时,就不会误以为“B”是代表“波音”。 3. 慎重对待每一餐,饥不择食要不得。高中档的饮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档的可有选择地吃,摊位或沿街摆卖推车卖)的不要去吃。旅行中虽然饥肠辘辘的情况不少,但小摊小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饥不择食,则等于拿生命开玩笑。
何谓空中走廊?
空中走廊,是在两点连线的两侧各有4-5公里宽度的空中飞行通道,供航空器在走廊内实施点与点之间的飞行。设置空中走廊的目的,是使航空器严格按照走廊进行飞行,避免航空器进入走廊之外的限制区域。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等大城市都设有空中走廊。飞机去这些大城市的机场,都不可随意飞越城市上空直接去机场,必须先飞向指定的地点(即走廊口),然后沿着空中走廊,再飞向机场降落。
飞机的油箱放置在什么地方?
一般情况下,飞机的油箱都对称地配置在机翼内。这样设计有几个好处:1.油箱不占机身容积,有利于提高飞机的客货运输能力;2.在燃料消耗的过程中,飞机重心位置移动量较小,利于飞机的飞行平衡与安全;3.由于油料的重量与飞机升力方向相反,有助于减轻机翼结构的受力;4.置于机翼的油箱距地面较远,在飞机强迫着陆等特殊情况下比较安全。
飞机是怎样加油的?
飞机是个喝油的大汉,最大的飞机波音747-400一次3加油达170多吨。因此,飞机加油有自己的特点。飞机的加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翼下加油,一种是翼上加油。采用翼上加油方式的主要是小型飞机,大型飞机均采用翼下加油方式。加油车分油罐加油车和管线加油车两种。油罐加油车是将燃油从储油库输至油车罐内,驱车至飞机旁加油,油罐车以其容量大小为标准,从1200公升至85000公升。管线加油车是在燃油从储油库经地下管道输至停机坪的加油井后,用加油车软管连接油井与飞机加油接头的方式加油。管线加油缩短了加油时间,减少了燃油蒸发和污染可能,安全高效,但修建输油管道、加油井和购买管线加油车的费用昂贵。在飞机加油前,有专门人员化验油品,以保证所加燃油合格。
为什么飞机也要“洗澡”?
对于人来说,洗澡的主要目的是讲究卫生和享受舒适。飞机的“洗澡”,其目的是减少机壳上附着的不洁物的重量,防止它增加飞机的燃料消耗。这些不洁物只能使飞机增加1%左右的重量,表面看非常微不足道,但却让一价飞机每年多耗几十万元人民币的燃料,是个很大的浪费。目前瑞典政府规定,两个航班之间,飞机必须进行飞行前的擦洗。
国内航班机票的有效期是多长,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1、国内航班机票如果是OK票,即签好的票,可以在一年时间里改签。如果是OPEN票,即未确认座位的几票(非OK票),从开票之日起到确认日期为一年限制,确认日期后,即OK了以后, 还有一年的改签时限。
2、可以改签的次数,国内航空公司的规定均不相同,但最少是一次。目前大部分航空公司有这样的规定:只要当时可以提供座位,且在有效时限以内,均可改签。
旅游中常见病的防治
感冒:旅行在异地,气候温差较大,忽冷忽热,容易感冒,但只要注意,就可以防治。即使感冒,早些吃药,就可痊愈。
中暑:夏日旅行如果中暑,要立即转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并服用仁丹、十滴水,在太阳穴、人中处涂风油精。最好充分休息,不要勉强旅行。
肠胃病:在旅游当中,游客不适应新环境,新、旧两地饮水和食物中元素不同,易得腹胀和腹泻。如果再暴饮暴食,还易得胃肠炎。患了这些病,需及时治疗,服用抗菌素等药物。
水土不服:旅游在外,气候、水质、饮食等条件都有变化,一些人往往不习惯,会出现头昏无力、胃口不好、睡眠不佳等现象,这是水土不服的表现。患了水土不服,需要多食水果,少吃油腻,还可服用一些多酶片和维生素B2。
咬伤:旅行中被昆虫咬伤,用碱性液体冲洗伤口,可以消除疼痛。被蛇咬伤,首先要注意看伤口上的牙痕,如留有两个大牙痕,是被毒蛇咬伤,要立即用带子把伤口上部扎紧,防止毒素扩散,同时,把毒素吸出或挤出,用肥皂水清洗伤口,然后,赶快前往医院。
旅行中饮食卫生的注意事项
旅途中保持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就是时刻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旅行中的饮食卫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饮水卫生。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旅途饮水以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万不能生饮。无合格水可饮时,可用瓜果代水。
2. 瓜果一定要洗净或去皮吃。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农药污染处,在采摘与销售过程中也会受到病菌或寄生虫的污染。
4. 学会鉴别饮食店卫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标准应是:有卫生许可证,有清洁的水源,有消毒设备,食品原料新鲜,无蚊蝇,有防尘设备,周围环境干净,收款人员不接触食品且钱票与食品保持相当距离。
5. 在车船或飞机上要节制饮食。乘行时,由于没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肠胃不适。
野外旅游如何应付意外事故
在野外旅游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事故,以下介绍几种应急措施。
被毒蛇、昆虫咬伤:在野外如被毒蛇咬伤,患者会出现出血、局部红肿和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几小时内就会死亡。这时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止蛇毒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长1 厘米、深0.5 厘米左右的刀口,用嘴将毒液吸出。如口腔粘膜没有损伤,其消化液可起到中和作用,所以不必担心中毒。 被昆虫叮咬或蜇伤时,用冰或凉水冷敷后,在伤口处涂抹氨水。如果被蜜蜂蜇了,用镊子等将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
骨折:骨折或脱臼时,用夹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从大树或岩石上摔下来伤到脊椎时,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让身子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外伤出血:在野外备餐时如被刀等利器割伤,可用干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巾等包住。轻微出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法,一小时过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食物中毒: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除会腹痛、腹泻外,还伴有发烧和衰弱等症状,应多喝些饮料或盐水,也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吐出来。
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既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2. 防脚打泡。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3. 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4. 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5. 热水洗脚去疲劳。
6. 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1~2根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