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中学简介

  70年代

  一九七六年,粉碎了“四人帮”,龙华中学在彭汉荣校长的领导下,坚持拨乱反正,积极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重新将精力集中到教育工作上来,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文革时期下放的教师陆续回到中学,充实了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也逐步健全。

  一九七九年,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龙华中学在高考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有一名学生考上了高等院校,占当时全县升上大学人数的四分之一;还有四名学生考上了中专。打破了龙华中学历年来未出过大学生的局面。

  由于上级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基础建设在这个时期也有新的突破。一九七六兴建了一幢三层共三百多平方米的办公楼;一九七八年又兴建了一幢学生宿舍,建造了足球场,并圈定了龙华中学的范围。

  80年代

  一九八○年九月,学校的高中部停止招生,龙华中学成为初级中学。

  八十年代,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学校全面贯彻了“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特别是一九八四年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方针。学校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健全了学校的管理制度,集中力量把学校转到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轨道,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生活上、政治上关心教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特别是从一九八四年开始,实行校长责任制,管理上实施“两包一聘一奖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营造了竞争氛围,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明显的好转。一九八三年,龙华中学的整体教学水平由全县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中上水平。

  一九八五年,龙华中学取得了自开办以来最骄人的成绩,在升中考试中成绩名列全县第四名,在一百名考生中有十八名考上中专及名牌中学。被宝安县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一九八六年冬,为了进一步整顿校风,提高教学质量。在彭汉荣校长的倡导下,学校开展了以“抓思想、比进步;抓纪律,比作风;抓学习,比成绩;抓卫生,比整洁”为内容的“四抓四比”活动;彭汉荣校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勤、苦、实”的校风,由于全校师生能以此为动力,所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较为稳定,成绩始终属于全县中上水平。

  这段时间,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得特别好,是全县的田径重点,成绩突出。一九八○年,获得深圳首届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一九八六年,分别获得深圳市、宝安县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的第三名和第一名,在市航模、海模、车模比赛中也名列深圳市的前列;一九八六年,龙华中学获得县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龙华镇的经济也突飞猛进。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愈来愈重视,投放到教育方面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八十年代中期,学校的建设又取得新的进展。为了稳定教师,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七年,龙华镇政府共拨款22万元投资兴建了22套教师宿舍。一九八五年还兴建了两座共8个课室的教学楼。

  一九八六年,为了加快龙华镇教育发展步伐,彭汉荣校长接受教师的提议,积极向龙华镇政府汇报,反映兴建教学大楼的迫切性,得到了龙华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同年,龙华镇政府决定兴建教学大楼。当时,龙华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上仍有困难。为了解决资金上的困难,以黄亦辉书记为首的镇领导班子采取了“三个一点”的办法筹资。(即上级拨款一点,镇政府出资一点,群众集资借款一点)得到了全镇人民的支持,共筹资100万元,兴建了总面积达三千三百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并于一九八七年九月落成,投入使用。教学大楼的落成,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场所,使得学校的面貌大为改观。

  一九八七年,龙华中学开办职业高中,比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年。为了办好职业中学,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努力探索办好职中的新路子。先后派出三名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另外,学校采取了联合办学的方式,在学校完成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将学生送到深圳市财经学校、广州市轻工学校学习专业知识,这些学生在专业学校学到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的需要,因而受到不少单位的欢迎。

  在勤工俭学方面,龙华中学积极开拓第二产业,在一九八七年利用空闲的课室开办了两间工厂,在一九八八年又通过集资建了一幢厂房,增加了学校的收入,初步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窘境。

  一九八九年,彭汉荣校长退休,吴平恩同志接任校长。吴平恩校长上任以后,团结了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力爬坡。在“严、勤、苦、实”校风的基础上,吴校长提出了“爱国、勤学、尊师、守纪”的校训。确定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首位,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学校的内部改革,逐步明确了学校的管理目标。这几年,学校教学工作保持稳定,教学成绩达到县的中游水平。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