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香港-香港饮茶全攻略
导语 香港饮食攻略,本文为您介绍香港人饮茶全攻略。
香港饮茶文化介绍:
"饮茶"是从广州传过来的,不是香港独有,不过经过多年发展和努力,饮茶已经成为香港的特色,来到香港,特别是没有上过茶楼的,更不能不试。
饮茶的主角本来是茶,许多年前,有名的茶居茶楼是以供应的名茶闻名,讲究的是水滚茶靓,好像很多人喜爱的莲香楼,据说当年便自设茶仓,每年派遣专人回国採购上等茶叶侍客,二叁十年前,也有一间名叫新光的茶楼,特别设有茶皇厅,供应名茶。
今时今日,茶在许多茶楼裡已经沦为配角,只是用以佐点,大多香港人注重的是点心是否美味新奇和有趣,还有很多人在茶楼裡喝的只是白开水。当然还有一些茶楼酒馆继续以上等茶叶奉客,可是已经不多,要喝好茶的,还是自行选购为佳。
香港的茶钱是以每位计算,不管你喝不喝,茶钱还是要付的,通常每位七元八块,与国内逐壶计算不同,记得前些时我去了北京,发觉那裡的茶钱动辄要六七十元,难免吃惊,后来才知道多少人喝也是这个价钱,与香港的每位计算不同,心裡才好过了一点。
以前在香港饮茶,只有早茶,许多茶楼早上五六点便开始营业,主要供应点心,到了午饭时间,便不设点心了。
现在不同了,大多茶楼是早上七点才开始营业,到了午后还有下午茶时段,供应点心。由于香港太多人外出吃午饭,所以午饭时段(12:00至2:30)是比较贵的,其他时间则比较实惠,尤其是下午茶(2:30至5:00pm),更是相宜,点心只有多寡之别,品质却没有分别。
今天我们吃点心,不一定要上茶楼的,快餐店如大家乐,美心和大快活,便利店如7-11,OK等,许多茶餐厅也有供应,超市也有不少急冻的点心,价钱比较便宜,品质亦可以。
港式茶点
香港饮茶点心的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传统的有:
虾饺 - 是以前茶楼最贵的点心,通常有四隻,可是因为物价飞升,现在有些只有叁隻甚至两隻!好的虾饺有虾有笋,现时大多虾饺只剩下鲜虾。
烧卖 - 大多以猪肉製成,上面加上鲜虾(鲜虾烧卖),或是鱼翅或是蟹黄或鱼子(乾蒸烧卖),或是猪肝(猪润烧卖),或是猪肚(猪肚烧卖),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牛肉球 - 其实也是烧卖的一种,不过主要以牛肉製成,其中夹杂猪肉(因为这样才好吃,不吃猪肉的朋友要留意),分为山竹牛肉(以付皮壂底),时菜牛肉,乾蒸牛肉(有点像乾蒸烧卖)。
叉烧包 - 肉馅是叉烧
大包 - 肉馅有鸡有肉(猪肉),有时还有咸蛋黄,很大个,用来饱肚的。
鸡扎 - 以淮山(北方好像叫山药)或是付皮包着鸡块,西式火腿,鱼肚,有时还有芋头或是小粟米(我们叫珍珠粟)蒸製而成。
鸭脚扎 - 付皮包着鸭掌和酿在鸭掌裡的肉碎
凤爪 - 鸡爪子
排骨 - 大多伴以豆豉蒸製
糯米鸡 - 以荷叶包着糯米饭,饭裡还以鸡块,肉碎等材料作馅
肠粉 - 通常是牛肉肠,叉烧肠,鲜虾肠,猪润肠,还有蔬菜肠,斋肠(即是没有馅料的肠粉),炸两(粉皮包着炸麵,我们叫油炸鬼),淋上豉油(不是普通酱油,是经过调製的甜酱油),加上辣椒酱同吃。
还有广东粥品,糕点如萝蔔糕,蔗汁糕,马蹄糕,马拉糕,春卷,芋角,咸水角(糯米粉作外皮,包着肉碎,油炸而成),灌汤饺(一个好像小笼包,以猪肉作馅,裡边还有美味的上汤)蒸製而成,时令食品如糭子,年糕,各种南北小食,如糯米磁(广东叫法,台湾吃麻薯,日本叫大福),夫妻肺片,小笼包,生煎包,牛肉包,红油抄手,猪脚姜(广东人最爱用作产后进补,以以老姜加上猪脚和甜醋熬製而成,好吃!)甜品如莲蓉包,奶皇包,羊脂甘露,芒果布甸,甜汤,豆付花(北方好像叫豆付脑,我们是加上红糖或是黄糖或是糖水同吃),蛋挞(蛋塔),真是数也数不清。
香港人喜欢新奇,也尚算包容,只要好吃,便能在餐饮界佔一席立,茶楼的点心也是一样,不管东西南北,大点小菜,很多外来小食也有的。
香港饮茶哪一间茶楼最好?
我不知道,因为各有特色,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大酒店中餐厅的点心比较讲究,可以花样少,价钱贵,我们常去的大多是集团经营(分店或是副店满港九),亦有贵有平的。
比较有规模的饮食集团有美心,联邦,稻香等,还有些我不知道的,下列都是他们经营的品牌,排头的比较贵,后边的比较大众化。
美心:翠园,美心金阁,美心皇宫,美心酒楼,八喜酒楼,其他如映月楼,海逸轩,怡翠轩,还有八月甚么的,亦是美心集团的。
联邦:金沪庭,联邦皇宫,联邦金阁,联邦酒楼等
稻香:钟菜,稻香渔港,潮楼,潮馆,稻香酒楼,迎喜酒楼,客家好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