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不为人知的武汉——一元路
导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元路保存了旧式的一些历史建筑,比如,德国领事馆旧址、原美最时洋行大楼……一元路有很多故事等待被挖掘。
很多地方都有上海路、北京路、台北路,可是全中国只有武汉才有条一元路。整洁明净的长街,两侧多高大法国梧桐,盛夏时浓荫如盖,铺出一街荫凉。
一元路小档案:
一元路位于江岸区南部,沿江大道与中山大道之间。此路直通江岸一码头,故取名“一元路”,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地段内保存有德国领事馆旧址、原美最时洋行大楼等多处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并包含有反映武汉地方特色的优秀里分,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中居住文脉和商贸文脉的重要代表地段,也是总体规划中5个拟申报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中山大道将一元路自然分成南北两段。现今一元路南片商业氛围较重,北片则是武汉市的老住宅区和市行政事业单位的聚集地。
从头做起的“中华老字号”
阳光明媚的春日,一元路滨江社区附近,三层楼小洋房,欧式铜镜,拱门造型墙上挂着一幅幅油画的百年老店长生堂仍贵气。透过店里落地玻璃望出去,能让人隐约感受到,旧时妙龄女子进出长生堂的绰约景象。
上世纪末,国内贸易部要发掘中国理发史时,意外发现,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家理发店,竟然是在1911年的汉口,是以“三把刀”闻名的扬州人张聚年开的长生堂。
当时武汉富贵人家的小姐公子剃满月头、生日头、结婚必定到“长生堂”,以求长生不老,一生吉祥。鼎盛之时,各界政要、商界精英都曾是长生堂的座上宾,汉剧名家陈伯华更是定点于此。上世纪40年代的“蕙莲丝头”,80年代风靡全国的蘑菇头,90年代的大波浪发型,这些发型都是“长生堂”首创。至今,这里仍保留着上世纪30年代用过的狗毛坐垫、铜制托盘。
继续沿街走,忽然看到路边破残的二层楼老房子,贴了一块黑色大理石——和利冰厂。听守院子的老人说,当年不知道和利冰,就像在法租界居然不知道巡捕房一样。先在冰厂的会计科付钱,换一摞铜牌,然后到车间去取冰。到新中国成立,改名为食品公司的武汉第二饮料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全国八家有名的饮料厂之一。“七上八下九走光,下午来喝酸梅汤”,夏天,中午去食堂打饭,排个长队,回来能拿着两瓶冰冻汽水。清爽的滋味,在炎热中带来丝丝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