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之名,盘点上海历史悠久的教堂文化

导语 上海,曾经的十里洋场,而今的中华明珠。它既有着历史的沧桑,又洋溢着现代的活力;它既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经典,又融入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一座座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教堂,就是上海百年发展的见证!

  上海国际礼拜堂

  座落于上海绿树成荫的衡山路53号,1925年由当时在沪的外侨集资兴建的。国际礼拜堂主体建筑样式为德国的仿哥特式教堂建筑,尾顶呈交叉形木屋架,红砖结构,大门朝北,两边尖拱长廊,窗框为弧拱形,礼堂可容纳700余人。礼拜堂占地733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72平方米,为红砖结构,堂高16米,江裕记营造厂承建,平面为l形。

  教堂与左面一幢三层楼房相连。大堂屋面两坡陡峭,铺盖石板瓦。内为3廊型巴雪利卡式,侧廊2层。大堂正中为祭台,两侧为二层廊式楼厅。各处走道均为磨石子地坪,堂内设备齐全,有暖气,全部造价约为3.3万美元。堂两侧设尖拱长廊,大堂的左侧有大片空地,现在是一片草坪,环境十分幽雅。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