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大名人故居老舍纪念馆

导语 老北京自古就是出名人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来又出现了许多伟人,现在跟着小编一起走进这些名人的故居,感受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人生。

  老舍纪念馆(老舍故居)

  老舍先生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目前,较为有名的是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故居,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这老舍先生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这里也是老舍纪念馆所在地。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

  丰盛胡同属东城区东华门地区,是灯市口西街路北从西往东数的第二条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草厂胡同和灯市口西街,长170余米。清乾隆时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1965年整顿地名时,因与西城区的“丰盛胡同”重名,遂改称“丰富胡同”。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

  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上书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上有几件文物:一枚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将军赠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砚台,上刻“笠翁李渔书画砚”。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23部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

  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老舍女儿居住,西厢房是就餐的场所。1954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还给小院起了个雅号——丹柿小院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