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压力大怎么办 家长怎么缓解高考压力
导语 面对高考,每个月都或多或少会有高考压力,那么如果孩子的高考压力大,做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缓解高考压力呢?
一个学期下来,高三家长们对于“考生家长”所承受的压力或许已是深有感触。不管对于家长还是考生,高三必定是承受压力前行的一年。面对这种情况,如今很多家长会选择给孩子减压,如此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能积极引导孩子化压力为动力,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复习迎考,对孩子的心理素质成长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压力是把双刃剑,是一种身体力量的唤醒,一味地减压或许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利用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让压力成为激励孩子不断前行、实现理想的最佳动力源呢?不妨先来看两个例子。
事例:“没关系”等于“不相信”
西西是个文静又努力的女孩子,在学习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进入高三后,也保持着较好的学习状态。西西一直住宿,父母觉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进,多和女儿沟通也要花费时间,所以亲子间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第一次模拟考试西西的成绩不理想,压力陡增,心情很沮丧。考后放假,父母问到模拟考试的情况时,西西情绪低落地说:“没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父母听完如临大敌,西爸很着急:“那怎么办?”西妈想安慰女儿,直接说:“没关系,不行就考专科吧,专科也有很多不错的学校。”听了爸妈这番话,西西顿时又生气又难过:这就给我定性了,我就只能上专科吗?回到学校后,西西赌气不愿接父母的电话,复习状态也大受影响。她说自己以前的学习状态很好,每天都很充实很自信。但自从父母那样说之后,就找不到学习状态了。在跟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泪抱怨,本来自己没考好,压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烦了,父母怎么可以这样给自己定性,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后,也是满腹无奈:其实孩子考砸了,我们心里也很急,看她那么辛苦也心疼,不知道该怎么说,不是怕她压力太大为了安慰她才那样说的嘛。
分析:高考前几次重大考试的分数,对于考生的心理状态肯定是会产生影响的。如果考后成绩不理想,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对这种情况,就容易在压力下一蹶不振,这时家长要给予孩子合适的帮助。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缓解孩子的压力,结果反而导致亲子间的误会,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孩子考砸了,家长说“没关系”是为了安慰,可是对于一直绷着劲儿在辛苦学习的高三学生来说,能没关系吗?甚至在孩子心里,没考好有大关系。家长的一句“没关系”就等于“不相信”,孩子觉得家长不相信自己;建议孩子“考专科”,其实家长自己心里也未必是真心这样想的,在孩子听来,更等于是直接否定了她,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让孩子怎么接受呢?
这种情况下,家长合适的做法,首先是理解孩子心里的感受,多关注孩子的情绪,不要用干巴巴的“没关系”“我相信你”“你很聪明的,没问题的”这类话简单地“敷衍”孩子。其次要引导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绩的起伏,认识到在高考前需要经历多次考试,成绩有波动也是很正常的,而高考前出现问题反而应该是好事,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知识的薄弱点,不把问题带到高考考场。引导孩子这样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把注意力转入查漏补缺的学习中。
家长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很难过……(这里可以有一些肢体语言,如抱抱孩子、拉着孩子的手等),你一直都很努力,妈妈都看到了。不过妈妈觉得这次没考好也是一件好事,那些错的题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识还有盲点、还需要巩固吗?这样可以让你在高考前把知识复习得更扎实。考试已经过去了,现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试卷,看看具体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数。爸爸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们的女儿能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把这次考试变为成功的垫脚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