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 别把原创的小孩变成盗版
导语 现在家长培养小孩,横不得把最好的都给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好不过了,那么,你是否让他忘记保持天性?渐渐地活成了个盗版呢?
你是否注意到,一旦有了孩子,你的时间就不再属于你自己了?当今的父母们试图成为超级父母,参与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并在学校里出类拔萃,有健康的自尊,并免受生活的考验和磨难。如此,孩子就少了许多的发言权,有的甚至连快乐都失去了,忙于父母安排的各种活动,限制了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于是,绝大部分孩子的思维,就连学到的技巧都一样,就像被复制出来的一样。
【中国现行教育理念有此倾向——鼓励合群、一致、千篇一律。家长们以此标准教导孩子,将一个个特别的孩子变成了模式化“产品”。】
老实说,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该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该做的事,但是中国的家长们通常做的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
美国某名校考官说:“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此学生和彼学生之间没有差别。他们的SAT和托福成绩往往都很好,但是申请材料一模一样,特长都是弹钢琴、跳舞、绘画之类,毫无特色;论文更是写得千人一面,观点幼稚,表达平庸,显示出他们想象力的贫乏和思维的僵化,他们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机器人。”
一位负责留学咨询的美国人,专门手把手教中国学生如何申请常春藤名校,百发百中。他说:“哈佛大学每年会收到几万份学生申请,但是只有极少数人可以被录取,被选中的往往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最特别的。”他为中国学生做留学咨询,一年收费高达十几万元,主要是协助每个小孩找到他自己的独特性,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有的孩子关注慈善,那么可以寻找一些有创意的慈善方式,逐渐成长为“青少年慈善家”;有的孩子喜欢写作,那么可以鼓励他去办一份中学生杂志,邀请各个学校的学生投稿。他说:“你想从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脱颖而出,就得让自己与众不同。首先确定你喜欢什么,然后专注于这件事,不管它多么微不足道,在这个领域发挥你的特长,显示独特的自我。”
老实说,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鼓励他们在喜欢的领域不断探索和深化,这本该是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该做的事,但是中国的家长们通常做的不是让自己的宝宝变得特别,而是变得跟别人一样。别人家的孩子在学英语,我们也得学;别人家的孩子上钢琴课,我们也不能落后。跟别人一样,他们会更有安全感,因为中国向来鼓励大家要平庸、要合群、要一致、要千篇一律。
我曾经担任过几次宝宝大赛的评委,老实说,在海选阶段,大部分小孩的表演都难看而乏味。几百个小孩,要么背唐诗,并且统统都是“床前明月光”;要么走模特步,姿态表情一模一样;要么讲故事,摇头晃脑的幅度都差不多。
其实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擅长之处,只是家长对兴趣的理解非常狭隘,对他们而言,除了绘画、音乐、跳舞等主流兴趣爱好之外,其他的都是瞎扯淡——小孩身上本来拥有的多种可能性,统统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