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特色小吃推荐

导语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周围有众多景点,去青海湖旅游游玩之余,还可以品尝青海湖特色小吃,那真是一件美事。

  酥油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糌粑是将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时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面、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匀,并捏成小团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润。营养丰富,发热量大,充饥御寒。

  青海老酸奶

  “酸奶”:藏语称“肖”。鲜牛奶煮沸后倒入容器,至奶微温时加一点旧酸奶“酵子”后搅匀,保持适当温度数小时后即成。酸奶能助消化、增食欲,还有抑菌、镇静和催眠的功能,对轻微腹泻的慢性病人有治疗作用。医学家还发现它能降低胆固醇浓度、预防动脉硬化和肿瘤,避免过早衰老。因此酸奶是饮食、保健二美兼俱的风味食品。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青海牧区群众款待宾客的肴馔,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食之一。由于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净光而得名“手抓”。手抓羊肉,肉赤膘白,肥而不膻,色泽诱人,用刀割吃,虽然吃得嘴油手滑,但仔细品味,爽而不腻,油润肉酥,质嫩滑软,滋味不凡。 手抓羊肉烹调操作简单明快,只加一小把盐(也有的不加盐,吃时蘸盐),火候恰如其分,血水消失不久,肉熟而不硬,吃起来又鲜又嫩,十分可口。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犷、豪放、热情、虔诚和好客的性格。

  

  尕面片

  尕面片是青海人面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这种面片不是用擀面杖擀出来的,而是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做面片时先将揉好的软面切成粗条,叫“面剂剂”。然后用潮毛巾盖上片刻(此时称“回面”)。“回”好后,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断,每个大约手指宽,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于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尕面片已成为品种繁多,滋味独特的面食了。按尕面片的形状,配料和烹饪方法的不同,有做工细致纤小玲珑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等。

  拉条

  拉面也叫拉条,是青海各族人民待客面食中的一种。接待亲朋好友吃一顿拉条,配上较为丰盛的调味菜肴,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青海的回、汉人民在制作拉条时,和面、揉面过程具有独特的技巧。一般汉族人民做拉条和好面后,为防止面“剂剂”粘连,要在面条上抹菜籽油,而回族人民制作的拉面,可以不用一滴油。他们在和面时放些盐或碱水,把面粉团拌来揉去,直到软硬适中,弹性很大,然后用手轻力拉,反复拉扯四五次,成为宽细、圆扁不同的匀称的面条。而且每次拉出的一把面,入锅捞出,恰好一碗。圆柱形的叫“鸡肠子”,扁状的称“韭菜叶”,入口柔软光滑,韧而不断。一般家常吃时,调以炸酱,并调油泼辣椒、蒜泥、醋等,吃起来非常可口。

  酿皮

  酿皮是青海地方风味较浓的传统小吃。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 酿皮是在麦面中掺和一定数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温水调成硬面团,再几经揉搓,等面团精细光滑后,再放入凉水中连续搓洗,洗出淀粉,面团成为蜂窝状物时,放进蒸笼蒸熟,这叫“面筋”,再将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盘中蒸熟,这便叫“蒸酿皮”。

  

  青海三烧

  青海三烧是以羊筋为主料,配以肉丸、肉块、土豆块烹制成的地方菜肴,是当地一般婚喜筵席上的传统菜。按习惯上这道菜时,同时要上肉包子或菜包子。

  烹制方法是将泡发好、洗净除去膻味的羊筋,用羊汤或鸡汤烧炖,加姜粉、胡椒粉、盐、味精葱段等佐料;待羊筋入味后,选用煮熟的精肉(猪、牛、羊肉均可)切成肉丸大小的块、用油炸好的肉丸和土豆块同时入锅,略加芡汁,即可出锅上席。清淡可口,牛羊俱全。

 相关推荐》》》》》》》

 青海好玩地方推荐

  青海湖骑行攻略

 青海旅游必去景点推荐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