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深圳升学攻略 提高公办中小学申请录取成功率
导语 今天,黑喵要跟大家聊聊深圳中小学录取率如何提高! 其实,这篇文章黑喵很久之前就想写了,但因为素材原因一直没有下手。
本文主要是讲公办学位的录取,民办学位的此处不说,大家有需要的话后面再写一篇文章介绍。
报名流程▲
备注:
深圳是一个区一种政策,大家需要知道自己属于深圳十区中的哪个,然后对号入座查看就好。(别笑,有新手家长确实不了解,都直接咨询黑喵某个街道或者某所公办学校的政策了)
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所说深户等户籍都是指的孩子户籍。
干货文章,可能无法一一标注,大家仔细阅读,可不要一扫而过哦。
一、材料准备是前提
深圳的公办中小学都是实行积分入学,不管是深户、非深户、港澳籍、台湾籍孩子都是如此。
当然,如果是外籍孩子,那只能选择民办学校。
深圳公办实行积分入学,第一步就是材料准备,这是申请公办的前提。
换句话说,少了材料,就是不符合公办申请要求,即便在网上提交了申请,也过不了初审。
都需要哪些材料呢?
各个区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内容超级多,黑喵就不在这一一啰嗦,直接给大家一个传送门,直戳查看就行。
▼
1、深户最省事
根据深圳各区政策,黑喵简单归纳了一下。
深户要准备的材料很少,只需要户口、身份证、出生证、住房证明等;
非深户准备的材料相对多,还需要提供社保、居住证等。
2、深户+商品房申请学位最轻松
虽然深圳各区的积分入学政策侧重点不一样,但归根结底,深户和商品房的优势是最大的。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尽量往这两块靠。
3、最紧急的材料
住房材料,包括房产证、租赁证明(红本、蓝本)、特殊房产等,尤其是租赁证明一般都要求提前一年办理;
▲直戳查看
居住证,这个主要针对非深户,一定要提前准备。甚至有部分区申请民办也要求必须持有居住证;
社保,非深户需要提前一年开始缴养老、医疗保险,不中断;
身份证,不只是家长的身份证,还有孩子的身份证。
虽然各区要求有所不同,但建议大家都去给孩子办身份证,以防政策调整。
4、计生登记
深圳已经取消纸质计生证明,但为了计生积分,大家必须要去进行计生登记,时间一般在报名当年的三四月份。
虽然不急,但是关于计生登记所需要的材料,大家一定要早点准备,免得到了时间手忙脚乱。
当然,具体还是以社区工作站的要求为准。
最后再总结下:
深户最需要搞定的就是住房材料,包括房产证、租赁证明等,其他材料都不是很急。
非深户,除了要提前搞定住房材料,还要在报名前保持一年社保不中断、办好居住证等。
二、类别、积分是录取标准
前面说了,深圳所有公办中小学都实行积分入学政策。
这就涉及到录取规则了,大家的各种材料汇合起来,就会得到自身学位类别、积分。
录取规则
不过,深圳公办中小学的录取规则是:
罗湖区、宝安区、龙华区(非大学区)、光明区、坪山区、大鹏新区,优先类别,同类别时比较积分;
福田区、盐田区、龙岗区、龙华区(大学区),只看积分,确定的类别也会折成积分;
南山区,只看积分,不区分类别,各项材料直接有对应积分。
黑喵说:
从录取规则入手,最能提高录取就是提高自身类别、积分。
比如,孩子随迁入深户、购买商品房等。
除此之外,大家想要提高录取率,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了解自身类别、积分情况
可以根据各区的积分政策去确定,之前黑喵已经为大家整理过相关信息。
2、了解学校录取分数线
黑喵之前已经收集了一大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如果,在文中,你想要了解的学校找不到,那建议直接咨询学校。
当然,录取分数线,这个跟报名人数、报名者类别积分、片区人口密集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所以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终究只是一个参考作用。
同样的积分情况,去年可以上XX公办学校,今年可能上不了!
但是,这是基本上家长能参考的唯一信息了。
3、比对
知道自身类别、积分情况,知道往年学校录取线,那就要比对相关差距。
如果发现,自身类别积分情况和学校往年录取线差太远,该怎么办?
4、换地方
如果差太远,那就要去别的学校招生范围办理租赁或其他住房材料。
要知道,深圳的公办学校都有对应的招生范围(学区),你必须要有学区内的住房材料,报名时才能申请对应的学校。
所以,如果要换学校申请,必须提前办理该校学区内的租赁或其他住房材料。
2018年,就有家长判断自己居住地的学校很可能录取不到,比不过别人,所以赶紧换了个学位相对不紧张的地方,最后成功被录取。
当然,可能有些折腾,这个就看家长自己觉得有没有必要了。
合理填报志愿
最后,其实在网上报名时,合理的志愿填报(申请学校)也是能够提高录取概率的。
当然,有部分区只能填住房所在地对应的学校,不能填报多所公办,这些说起来有些复杂,现在也不着急了解,后续黑喵再专门写文章为大家介绍吧。
总结一下:
①材料要准备齐全
②最好是提升自身类别、积分
③扬长避短,提早避开高录取线学校。
关于新校、扩招
深圳基本上每年都有新校投入使用,以及老学校扩建,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一般情况下,新校的录取线会更低,但也不是绝对的。
扩招,学位紧张,很多家长就寄希望于学校扩招。
但事实上,深圳多数公办学校这几年都至少进行过一两次扩招或扩班,2019年可能会出现很多学校无法扩招,甚至缩减招生的情况。
对于这个可能出现的情况,大家要做好准备,因为很多学校确实是不具备扩招条件,主要原因集中在师资配备和教学场地、设施方面。
后记:
本文根据黑喵深耕多年的深圳升学政策理解创作,可能说得有些乱,或者一些情况有所遗漏,后续会进行完善补充。
但还是那句话,提前准备才有申请资格,适当的选择则可能决定能否被录取。
愿大家都能得偿所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