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广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报考指南

导语 2025省各级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0098名。招聘对象为普通高等院校2025年应届毕业生(非在职)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应聘人员请于2025年5月9日9:00至16日16:00期间进行网上报名。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报考指南

  一、关于报名

  1.应聘人员在招聘系统中填写报名信息应注意哪些事项

  应聘人员必须填写《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并对所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完全责任。其中,学习和工作经历栏目应按时间先后顺序,从高中开始,填写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在何地、何单位学习工作、任何职。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须填写清楚学校、院系、专业名称。为避免影响招聘单位审查是否构成回避关系岗位,不得漏填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

  2.应聘人员在报名期间可否更改报考岗位?

  报名期间,应聘人员可更改报考岗位。报名时间截止后,不得再更改。

  3.应聘人员是否需要缴费?

   不需要。

  二、关于招聘对象

  4.哪些人员可以报考考生类别条件为“应届毕业生”的岗位?

  (1)国家统一招生的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非在职)。

  (2)国家统一招生的2023、202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非在职)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3)2023年1月1日至报名首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育部门认证。

  (4)正在参加或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

  (5)面向社会招收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于2025年1月1日至报名首日培训合格,且选择报考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的人员。

  5.“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包括哪些

  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是指:我省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在资格复审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大学生村官提供聘任合同和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出具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证书》;(2)“三支一扶”计划提供我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此证书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提供由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4)“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提供团省委出具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志愿服务证。

  基层服务项目期满考核合格证书取得时间的计算截止日期为报名首日。

  6.2025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是否可以报考?

  2025年毕业的定向生、委培生原则上不得报考。

  三、关于学历、学位

  7.怎样理解招聘岗位中的“学历”、“学位”条件?

  应聘人员应具备与招聘岗位要求一致的学历、学位。招聘岗位没有学位要求的,应聘人员是否取得学位不影响报考。

  8.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可以报考哪些岗位?

  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可以报考除考生类别条件为“应届毕业生”以外的岗位。

  9.应聘人员可否用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招聘岗位考生类别条件为“应届毕业生”的,应聘人员不得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必须以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招聘岗位考生类别条件为“不限”的,应聘人员可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

  硕士、博士研究生若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不属于最高学历学位年龄条件放宽的情形。

  10.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其他要求?

  2025届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非在职)及2025届在境内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非在职)以非最高学历专业报考的,在资格复审时提供有效的应届毕业生材料,但须于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最高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逾期未取得的,不得聘用。

  11.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人员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需提供由国家教育部所属相关机构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函等有关证明材料。

  上述材料应在资格复审时与其他材料一并交招聘单位审查。

  四、关于专业

  12.应聘人员应如何判断本人所学专业?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按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为准。辅修专业、学位种类均不作为专业依据。

  13.应聘人员应如何选择专业报考?

   招聘岗位中专业条件参照《广东省202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公务员专业目录》)设置,应聘人员应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名称,与《公务员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进行对照,如专业名称一致的,则所学专业已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列表,按照该专业名称及代码进行报考,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代码与招聘岗位专业代码不一致的岗位。岗位表中的“专业”要求为“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的,如应聘人员所学专业为该“学科门类”所含“学科”(代码为4位数)或“专业”(代码为6位数)的,均符合报考条件。

  若所学专业为《公务员专业目录》中旧专业名称的,按其对应的专业名称及代码进行报考。如旧专业后注明“部分”的,须征询招聘单位同意后报考。

  若所学专业已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有专业代码),同时也为旧专业名称的,例如,“水利工程硕士(专业硕士)(A084402)”,同时也为“水文学及水资源(A081501)”至“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A081505)”等5个专业的旧专业,可以按照“水利工程硕士(专业硕士)(A084402)”专业报考,也可以按照旧专业以相近专业报考。

  14.应聘人员以相近专业报考有什么要求?

  应聘人员所学专业未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无专业代码)的,可选择《公务员专业目录》中的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的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资格复审时提供毕业证书(已毕业的)、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

  留学回国等应聘人员所学学科专业与招聘岗位要求的学科专业相近但未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的,招聘单位应当结合其所学课程、研究方向等进行资格审查,不得以学科专业未列入《公务员专业目录》为由不予通过审查。

  若招聘岗位专业条件为“专业”(代码为6位数),应聘人员所获毕业证书上的专业名称为该“专业”的上一级“学科”(代码为4位数)或“学科门类”(代码为2位数),可按前款规定以相近专业报考。

  15.应聘人员专业中有培养方向的如何报考?

   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聘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应聘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考。如《公务员专业目录》中的“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A120202)”,某岗位设置为“企业管理(限:财务管理)(A120202)”,则此专业中财务管理方向的应聘人员方可报考,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不可报考。

  除《公务员专业目录》中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

  五、关于港澳居民报考

  16.哪些港澳居民可以报考?

  港澳居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考:

  (1)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无外国居留权的港澳居民;

  (2)具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第五条所列条件。

  17.港澳居民可以报考哪些岗位?

  符合规定的港澳居民可报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省直驻上述各地事业单位岗位。

  18.港澳居民如何注册?

  港澳居民登录招聘系统后,在证件类型中选择“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并填写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进行注册。

  19.港澳居民在资格复审时还需提供哪些材料?

  (1)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2)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3)港澳地区《无犯罪纪(记)录》(可在考察环节提供)。

  六、关于年龄和工作经历

  20.招聘岗位年龄条件的计算截止时间?

  本次集中招聘年龄条件中,部分岗位年龄条件存在收紧或放宽的情形,具体以招聘岗位资格条件设置为准。

  年龄条件的计算截止时间为本次集中招聘报名首日。18-35周岁,即为1989年5月9日至2007年5月8日出生的;放宽到40周岁,即为1984年5月9日以后出生的;放宽到45周岁,即为1979年5月9日以后出生的。以此类推。

  21.如何理解“具有2年(或3年、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招聘岗位要求“具有2年(或3年、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的,应聘人员应具有与招聘岗位工作职责“从事……工作”相关的工作经历满2年(或3年、5年)以上,方可报考。

  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本次集中招聘报名首日。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及参加相关工作的,即使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也不视为工作经历。工作之后取得全日制学历的,全日制学习时间不计入工作经历时间。

  22.工作经历起始时间如何界定?

  (1)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2)参加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3)到基层特定公益岗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初次就业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从工作协议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4)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自报到之日算起。

  (5)在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单位工作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以劳动合同约定的起始时间算起。

  (6)自主创业并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人员,工作经历时间自营业执照颁发之日算起。

  (7)以灵活就业形式初次就业人员,工作经历时间从登记灵活就业并经审批确认的起始时间算起。

  23.在企业工作,只能提供企业证明的,能否通过工作经历资格审查

  只有企业出具的证明,不能通过工作经历资格审查。应聘人员还需要提供劳动合同或工资证明、社保证明等其他佐证材料,以证明企业工作经历。如在规定时间不能提供佐证材料,或所提供的材料不足以证明的,不能通过资格审查。

  七、关于资格审查

  24.资格审查的时间节点包括哪些?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在资格初审、资格复审、体检、考察、公示以及办理聘用手续等过程中,发现应聘人员存在不符合招聘公告及岗位资格条件的,或存在填写虚假信息、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将按规定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

  25.2025届毕业生在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2025届毕业生在资格复审阶段暂不能提供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须提供居民身份证、学生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考察阶段,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准予毕业和取得学位资格的证明。未按公告规定时限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岗位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不予聘用。

  八、关于体检

  26.体检标准、工作要求和程序等怎么确定?

  体检标准、工作要求和程序、工作纪律参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执行。教师岗位体检标准参照《广东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3年修订)》执行。

  27.哪些情况可复检,复检程序是什么?

  应聘人员对本人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以提出复检要求。复检要求应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复检要求10个工作日内组织复检。复检原则上应更换到不低于原体检医院等级的其他符合资质的医院进行。复检医院由事业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指定。复检只能进行1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

  九、关于考察

  28.考察时需要对考察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吗?

  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全过程。考察是对考察人选资格条件认定核实的关键环节,需要对考察人选进行资格复审。考察阶段资格复审,主要是核实考察人选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提供的报考信息和相关材料是否与真实经历背景相一致,是否构成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情况。

  29.如何理解“聘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第七条、第十条等相关规定执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应予回避的情形,从其规定。

  本指南仅适用于广东省事业单位2025年集中公开招聘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

  附件:1. 公开招聘岗位表

   2. 报考指南

   3. 咨询电话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深圳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事业编】获取广东省2025年事业编招聘岗位表,薪酬待遇规定,报考时间,报名系统入口及报考指南,咨询电话等内容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