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玉呈祥湖北省博物馆典藏明清玉器展
导语 青玉流光,琼瑶焕彩。自新石器时代起,玉作便承载着先民“以玉事神”的祈愿。(展品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珍贵收藏)
展览时间:2025年4月25日-2025年8月3日
展览地址:深圳南山博物馆二层三号展厅
展览定点讲解:开馆日15:30
展览预约:无需预约,可直接前往参观
明代玉雕造型雄浑,镂空技法精湛,仿古之作日臻化境;清代玉作材质精良,雕琢工艺繁复,御制玉器更显巧夺天工。这些凝萃时光的器物,既传承“玉有五德”的文化基因,又将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景熔铸于形制纹饰之中。
漫步展厅,市民可近观温润玉色,感受明清玉华之炜晔;细品祥纹样,体薪火相承之匠心。于这玉韵悠长中,汲取“宁为玉碎”的浩然正气与“润泽以温”的宽厚胸怀,让“瑞玉呈祥’的古老期许,化作新时代的精神火种,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这份跨越千年的祷祝--那是属于我们共同的文明符码,也是永不褪色的东方浪漫。
现场实拍图
图源:南山博物馆
↓
礼仪典章用玉
玉器自新石器时代即用于仪式。先秦时期贵族佩玉已有制度规范,璧、璜、琮、圭、璋、琥为“礼天地四方”的六器。汉代以降,典章用玉贯穿于朝廷仪礼的方方面面宋代复古之风兴盛,此后仿古玉礼器的使用延续到清代。
文房用玉
文人之笔、墨、纸、砚为文房四宝,围绕它们又衍生出各种文玩清供,主要有笔架笔洗、笔觇(掭)、墨床、砚滴、水丞臂搁、插屏、镇纸、印盒、印章等。这些文玩材质多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实用观赏两宜,不仅文人雅士喜好,明清皇帝中也有好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尤甚。玉制文玩,文人作品率性大方,用材不求精贵,宫廷作器精工细刻,玉质上佳。
陈设用玉
不用于仪式、佩戴,专为摆设观赏之用的玉器即为陈设玉器,其肇始年代无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汉代白玉骆驼,或为陈设之用。唐宋时期陈设玉逐渐增多,明清两朝达到鼎盛。陈设玉器约有两类:一为仿古玉器之鼎、簋、壶等;一为流行器型的时尙用品,如玉山子、玉插屏、挂屏、如意、人物、鸟兽、花果等。陈设玉器普遍玉质好,玉料大,题材广,做工精,苏扬两地和明清宫廷监制的陈设王器代表了中国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佩饰及生活用玉
明清时代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玉器开采规模扩大和加工技术的提高,玉器琢制成本降低,导致玉器的使用日盆世俗化和时尙化。其中以随身佩饰、装饰性和生活性玉器最多。如玉牌饰、玉佩、玉簪、带钩、玉碗、玉盘、执壶、玉杯、玉盂、玉盒、玉瓶、鼻烟壶等。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玉器文化的影响和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