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地址:西丽镇龙珠三路光前村东区99号
- 所在区县:南山区
- 联系电话:0755-26780441
- 学校性质:公办
- 上级主管部门:南山区教育局
塘朗山苍莽葳蕤,大沙河宛转东流。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座落着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深圳市南山区珠光小学。自1936年创办以来,历代珠光教育人忠诚使命,潜心育人,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建设祖国的优秀学子。学校从一所乡村祠堂蝶变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示范校、深圳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542名学生,91位专任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在读生1人,硕士研究生13人,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50人。近年来,学校先后有广东省教育大数据专家组成员深圳市信息技术领军人才1人,市、区信息化领军人才1人、区阅读点灯人2人、区名师工作室主持1人,区精英教师1人,深圳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14人次,获得南山区授予的各类优秀荣誉称号的教师近500人次,拥有43项国家著作权,3项国家专利。
珠光小学立足“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办老百姓身边的优质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以“仁爱、卓越”为价值观,以“明德、尚美、博学、求新”为校风,以“乐学、善思、自主、向上”为学风,以“关爱、负责、精业、奉献”为教风。
近年来,学校践行像珍珠一样发光的办学使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努力打造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健康校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和良好的社会影响。
技术赋能教育,打造智慧校园样板。学校积极面向未来,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数据“珍珠链”,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学校管理精准“画像”,有效实现教师发展专业化、学生成长个性化、学校治理现代化。教育样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先后获评广东省教育创新十大优秀案例、深圳市教育创新最具变革力学校、深圳市教育改革榜样学校,深圳市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与应用评比活动一等奖等。
引领精神生长,打造人文特色学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作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楹联文化教育基地,学校坚持阅读立人,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校园图书吧、智慧图书柜以及朗读亭随时方便学生阅读交流。一位位阅读点灯人的精心指导和一场场亲子阅读分享活动让书香浸满校园,一批批孩子在各级各类诵读比赛中荣获殊荣。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打造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学校全力推进南山区中外人文交流示范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项目,与新疆、香港、教育帮扶地区学校以及区域外籍人员子弟学校和境外学校结盟,开展姊妹校交流活动,讲述南山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思维、国际理解素养和全球胜任力。
坚持生命至上,打造阳光健康校园。每一位珠光师生都是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开足开齐开好每天的体育课、阳光体育和体育大课间,师生齐参与共运动。充分利用体教融合契机,跳绳、足球、围棋等专业教练进校园,开设精品体育社团,赋能珠光学子享受运动快乐,更收获硕果与自信。家庭亲子健康教育实现小手拉大手,将体育健康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资源教育帮助少数特殊的学生获得同样的尊重和关爱,让每一个孩子都闪闪发光!
砾沙成珠,向光而行。面向未来,全体珠光教育人将坚守立德树人使命,落实五育并举目标,聚焦智慧、人文、健康学校特色,培养拥有家国情怀、身心健康,拥有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的珠光少年,为南山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多信息>>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住宿费
收费标准:本校不提供住宿
收费依据: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