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地址:扬州市大学南路88号
- 学校性质:公办
- 上级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
- 学校特性:省重点
- 学校代码:11117
- 官网:
- 招生网址:
- 统一身份认证: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1992年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扬州大学的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南通学院农科和通州师范学校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参与合并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独立办学历史。
扬州大学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000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38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6000多人。现设有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兽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烹饪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和公有民办的广陵学院等24个学院,92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全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10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97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9人,博、硕士生导师748人。作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21个、硕士点122个、博士专业学位点1种、硕士专业学位点5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级重点学科7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8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院1个,科学研究机构81个,教学实验中心37个。学校目前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1.2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位居全国高校前40名、江苏高校前列。“九五”以来,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我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我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我校教师主持的一项成果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对外交流活跃。校园占地面积42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22多万平方米;8个校区位于市区中部,首尾相连。全校固定资产总值16.71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7亿元,图书馆藏书325万册。拥有实验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附属中学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以及设备完善的临床医学院。学校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10多个国家(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和招收港、澳、台学生的资格。
合并办学10多年来,学校走过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改革发展之路。建校之初,我们走的是联合办学的道路;从1995年上半年起,学校由松散型联合转变为实质性合并。1998年,学校按学科群重组了13个二级学院。2002年之后,基于学科建设需要的原则,学校又进行院系的局部重组,学院数由原来的15个增加至24个,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减少了管理层次,理顺了内部关系,提高了运行效益,为学科、专业建设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空间。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发展态势,校党委被江苏省委表彰为"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承传历史辉煌,谱写改革华章。已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扬州大学,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2005年5月,扬州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认真总结合并办学经验,全面规划未来发展蓝图,确立了“建设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努力实现由“大校”向“强校”、由“改革名校”向“质量名校”的新跨越!在新的征程中,扬州大学将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改革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学校,阔步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更多信息>>录取批次的安排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美术类专业:对文化分与专业分均达省控线的出档考生,按考生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其中文化分或专业分排列前三名的考生优先录取;音乐学专业:对文化分与专业分均达省控线的出档考生,按其专业成绩择优录取。
加分政策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为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宗旨,我校规定:在籍全日制一年级本一、本二批次本科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记录;身体条件符合转入专业招生的要求;对所转专业有一定的志向和爱好者均可于入学后第2学期申请转专业。通过转出学院审查、转入学院考核、学校批准后,单独代码招生和对口单独招生的学生分别可在单独代码招生专业和对口单独招生专业范围内转专业,其它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全校专业范围内转专业。
其它
奖学金设置
扬州大学奖学金、助学金一览表
序号 |
名 称 |
设置范围 |
金额(元/人) |
人数(比例) |
总额(万元) |
|
一 |
奖学金 |
|
|
8221 |
1122.62 |
|
1 |
国家奖学金 |
全校 |
8000 |
94 |
75.2 |
|
2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全校 |
5000 |
934 |
467 |
|
3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全校 |
1500 |
5% |
6563 |
458.77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全校 |
1000 |
10% |
|||
优秀学生奖学金 |
全校 |
500 |
10% |
|||
4 |
单项奖学金 |
全校 |
200 |
10% |
||
5 |
朱敬文奖学金 |
全校 |
2000 |
460 |
92.0 |
|
6 |
朱敬文特别奖学金 |
全校 |
8000 |
4 |
3.2 |
|
7 |
中国移动通信助困奖学金 |
全校 |
1000 |
50 |
5.0 |
|
8 |
校友助困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2000 |
50 |
10.0 |
|
9 |
孝廉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1500 |
10 |
1.5 |
|
10 |
温氏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3000 |
10 |
3.0 |
|
11 |
三仪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1000 |
10 |
1.0 |
|
12 |
刘毓藻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500 |
5 |
0.25 |
|
13 |
辉瑞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4000 |
2 |
0.8 |
|
14 |
“民友先锋化工”奖学金 |
部分学院 |
2000 |
20 |
4.0 |
|
15 |
学习状元奖 |
部分学院 |
1000 |
9 |
0.9 |
|
二 |
助学金 |
|
|
5564 |
1202.3 |
|
1 |
国家助学金 |
全校 |
2000 |
4914 |
982.8 |
|
2 |
朱敬文助学金 |
全校 |
1500 |
60 |
9.0 |
|
3 |
承善助学金 |
部分学院 |
400 |
400 |
16.0 |
|
4 |
三仪助学金 |
部分学院 |
400 |
25 |
1.0 |
|
5 |
亨利求艺助学金 |
部分学院 |
1000 |
15 |
1.5 |
|
6 |
特别困难学生补助 |
全校 |
|
|
175 |
|
7 |
丁培合助学金 |
部分学院 |
1000 |
20 |
2.0 |
|
8 |
扬州福彩11511工程 |
全校 |
1500 |
40 |
6.0 |
|
9 |
扬州地税爱心助学金 |
全校 |
1000 |
30 |
3.0 |
|
10 |
少数民族学生助学金 |
全校 |
1000 |
60 |
6.0 |
|
三 |
勤工助学基金 |
全校 |
|
|
230.0 |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一)奖学金:设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等10余项,年发放金额约610余万元;
(二)助学金:设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助学金、朱敬文助学金等数项,年发放金额570余万元;
(三)勤工助学基金:年发放金额380余万元。
(四)贷学金:考取我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办法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1、凡录取的新生(户口在县及县以下),可由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凭本人身份证和扬州大学新生录取通知书,到户籍所在地农村信用社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具体贷款金额由农村信用社参照我校的学费、住宿费和扬州地区基本生活费标准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状况等自主核定。
2、凡录取的新生,可由其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凭本人身份证、所在城市街道(农村乡镇)民政部门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入学并取得学籍后,向学校所在地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为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
学生宿舍
扬州大学现有学生宿舍80余幢,共计40余万平方米,分布在8个校区,其中公寓化标准宿舍35万平方米,可以满足大学生的住宿需求。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切实履行“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承诺,学生公寓实行24小时管理,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创造整洁、文明、舒适、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