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侨城东街2号
- 所在区县:南山区
- 联系电话:0755-26915534
- 学校性质:公办
- 上级主管部门:南山区教育局
一、解读学校历史,淬炼学校精神(好的文化提供创新土壤)华侨城小学坐落于全国著名央企华侨城集团深圳总部旁,位于燕晗山脚下,树木繁茂、鸟语花香。前身是“沙河华侨城企业公司小学”,成立于1980年,2000年由企业办学转制为政府办学,归属为南山区政府公办义务教育独立小学,2022年12月底加入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至今已有44年的历史,是一所与深圳特区同龄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为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58万平方米,绿化占地1.59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高达 78%,被誉为“城市中的森林学校”。校内有5棵大榕树,树冠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被誉为学校之“肺”,也是学校精神的象征。1980年,学校开办仅有4班,5名教师和65名学生。校舍简陋,只有几间油毛毡盖的教室。而今学校有47个教学班,2030名学生,160名教职员工。专任教师120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69人,学科技术导师5人,继续教育讲师7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38人,区级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从20世纪 90年代创绿起步,几任校长接力奋进,薪火相传。刘惠英老校长的艰苦立业,贾笑纯校长的深入推进,黄绪信校长的全面提升,袁正芳校长的课题引入,张祖志副校长的评价探索,王智慧校长的从生态教育迈向教育生态。从1997年的“广东省绿色学校”,到2000年的“国家绿色学校”,再到2010年的“国际生态学校”、2011年的“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十佳示范学校”,侨小的生态教育已经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认知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迭代升级为生态人格塑造,生态伦理教育,生态审美教育。解读这样的学校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特区精神、南山气质还是侨城印记、侨小风格,都打上了浓重的“创 新”底色,“创”的基因根植于心,“新”的变化与生活同频。从最初几间油毛毡盖的教室到现在的砺志楼、厚德楼、敏学楼、笃行 楼、求真楼、向美楼是“创业”,率先实施生态教育教育亚洲大陆升起第一面国际生态绿旗是“创新”,致力打造具有良好生态的教 育生态是“创美”,创业、创新、创生、创美、创客应该是侨小教育的精神内核,培养“具有未来胜任力的美好生活创造者”应该成为新一代侨小教育人的共识。
二、重构教育关系,优化学校治理(好的关系让创新有更可能)1、打造命运共同体,“我”即“我们”,“我们”即“我”。学校治理的核心在于重构协作关系,提高组织效能。关系的重构需要从情感建设、流程建设、制度建设入手。其中,良好的情感互信是一切的基础,对于刚刚经历班子更替的学校而言,构建良好的情感关系更是至关重要。我一直相信:好的关系胜过大多数教育,一个组织内的成员越是关系紧密依存相连,就越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因此,我们将打造“命运共同体”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致力于构 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把“我”变成“我们”,打造学习的共同体(向阳学院)、合作的共同体(项目研修、学科联席)、成长的共同体(青蓝工程、工作室跟岗)、信仰的共同体(支 部建到科组)、文化的共同体(蒲公英教育联盟、新思维培养联盟)、荣誉的共同体(课堂竞赛、课题研究)。两年来,学校教师团队和家校之间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已经充分表明我们的共同体建设的良好效果。2、学校因“我”更美好,“我”是“学校”代言人。重构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支持关系,让学校对教师发展更友好,让教师对学校发展更有为。一方面,让老师始终站在“C”位”,尊重教师,发现闪光点;倾听教师,分享智慧点;激励教师,培植生长点;关心教师,体察关切点;成就老师,打造增值点。一方面,倡导“学校因我更美好”,人际关系因我更和美,人文环境因为更优美,工作流程因我更精美,教育质效因我更完美。让每位老师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自己就是学校,自己就是行走的课程,言行举止就是影响与教育,代表着学校的品质与品位。3、参与式的家校协作,校园也是家园。家校合作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优质的学校教育为了共同的育人目标在时间与空间、手段与方法、主体与客体的合理分工、科学协同而产生的有效率、有价值、有成效的教育活动的总和,合作的关键是“各美其美”,既要 扬长避短,也要扬长补短,在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责任上“合”,在“作”的方向上不迷糊,认识上不含糊,行为上不腻糊,导向上不咪糊,担当上不模糊。
三、引入设计思维,培养创新人才(好课程,让创新变得可行) 深圳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把深圳)建设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前沿城市”。可以说,“培养创新人才”就是深圳教育的时代使命。基于文化底蕴与时代使命的思考,侨小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办学育人的关键目标。为此,侨小引入“设计思维”,作为教师教学育人的一个基本理念。在各个行业中,设计思维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无论构建创新型国家与社会还是提升个人的未来胜任力,设计思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北师大黄荣怀教授就曾明确提出“设计思维引入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基于设计思维的教育是多学科融合与发散思维的训练,设计的迭代行动、试错与验证、系统性思考都对学生的创新型人格以及创新行为习惯提供了有效的培育途径。设计思维面向“客观世界”,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审美性、跨学科性、综合性、创新性等特征,它与科学、技术、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密切相关,有互为 因果的关系。能有效促进知识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实现“知识的应用、验证和实践”,以及怀特海所提倡的“消除各学科知识之间的孤立状态”。侨小人所理解和应用的“设计思维”就在于“发现真实问题、依循美的准则,发动师生一起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侨小尝试将设计思维应用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校管理过程中。1、设计学习场域。设计了“生态之智、生态之识、生态之作、生态之创、生态之韵、生态之美”生生不息学习场景;设计了“童心、清心、润心、美心、锦心、听心”步步走心活动场景;设计了“正仪正身、正行、正德、正知、正思、正学”楼梯标识系统;设计了大树餐厅,榕香、乔香、桂香、稻香、兰香、木香六个食间,给孩子创想的可能。2、设计学生活动。每年的自然装置艺术季四十八个班级都全面参与,亲子合作,同伴合作,师生合作,将校园变成一座大地艺术馆;每年的传统四节都贯穿浓厚的设计文化,将体育竞技、自然科技、传统文化、人工智能等有机融合,变成流动的博物馆。学科述评与展讲等活动为创客提供了多种可能。3、设计学校课程。侨小课程形态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素养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几大类别,其中国家课程 以学科+方式拓展,素养课程年级参与,一年一个项目,也叫年级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人人参与,环境氛围课程人人共建。研发出了指向学习生态位和生命成长的“榕课程”体系,其“三段六位”即“生存与自然、生长与自发、生命与自觉”三个阶段,基础储备→ 生存指导→兴趣启蒙→个性发展→选择学习→自主发展六个发展位,让课程与儿童生活同频,生长同步,生命同行,获评深圳市好课程。以此为依托,全面设计与建构了基于“生命与自然”生态位的根系课程群,基于“生长与自发”生态位的素养课程群,基于“生命与自觉”生态位的创美课程群。让实践有个生态场,要素有个生态位,过程有个生态化,极大催生了孩子们的探索与创意。学校课程成为点燃学习者热情的燃煤,培养学生发展性素养的重要阵地。4、设计课堂教学。体验、共研、自主是我校生态化课堂的绿色表达。我们根据学生年段特点进行流程的优化和调整,确立了低年级“绿色体验”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在生活化、情景化的场景中解 决问题、淬炼习得的能力;确立了中年级“绿色共研”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合作,提升认识、有效内化,培养自学能力;确立了高年级“绿色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引领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建构。三个年段有效衔接,提升课堂变革力,形成侨小教学的独特气质,让学生天赋、个性及潜能得到不同成度激发,让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聚敛式思维得到有效训练。5、设计生态评价。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三个课题的牵引构建生态评价模型。《基于智力因素学业水平的“712”模式研究》,重点研究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确立学科思辩主题,研制学科实践主题;《基于非智力因素学业成就“333”模式研究》,从生态位出发,研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表现;第三个课题组 重点攻坚生态评价的技术平台研发。用不同的尺子衡量不同的孩子和用尺子测量学习的增值部分是评价的逻辑起点,旨在让孩子遇见 更好的自己。关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内容分学业水平和学业成就两个方面,学业水平通过学习的方法值和数量值来表达,学业成就则通过学习动力值和意义值表现。本学期攻坚项目为研究学科述评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研究增值评价的方法和表现形式。动力、意义、方法都是创新人才的内驱力所在。
四、构建教育生态,创造美好生活(好生态,让创新时刻发生)高境界做人,高质量学习,高品位生活是侨小教师的行动宣言,侨小教师正在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这美好的夙愿。 1、党建引领学校发展新生态。通过党建引领,建立学校发展新常规,催化创新行动,树立新风尚,设立新起点,勾划新常态,让党建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廉洁自律的保健所、教育创新的金钥匙。“党建+、党员+”引领行政管理、课程改革、转型服务、师德建设,让管理的每个过程都有“北斗”定位与导航系统,团队政策法规意识、政策理论水平、政策执行能力、舆情反应能力、危机公关能力、协同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组织推动学校治理新生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的管理机构,通过人力资源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团队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着力行政领导力(学校领导力、教师领导力、系统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学术领导力(基于问题、基于学科、基于方式)等三方面领导力探索,从管理走向治理,人人都可能是决策者,催生了民主、尊重、授权、赋能的治理新生态。3、文化赋能管理效能新生态。秉承“让每个生命都发光”的文化追求,班子形象亲、诚、惠、容,中层干部争当和谐校园的倡导者、敬业爱岗的先行者、优质形象的宣传者、改革创新的行动者;科长干部勇担民主时代、创新时代、精细时代、数据时代、全新思维时代的促进者和践行者;党员老师强化荣誉感,勇于亮相;强化归属感,敏于团结;强化使命感,善于成事;强化责任感,乐于奉献。
五、我们的进步与困惑。这几年的进步:2019南山区生态实践基地;2019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2019首届国际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示范校;2019国家环境部第一批自然教育落地学校;2020生态环境部第一批自然教育落地学校;2020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2020深圳市年度美育典范学校;2020深圳市教育创新示范学校;2020深圳市自然创意校园;2020南山区第五届教育改革创新奖一等奖;2020在南山区教育系统党建“评星定级”工作中表现优秀;2020入围深圳市“最美图书馆;2020通过了深圳市“好课程”体系的考核;2020成功举办了建校四十周年素质教育成果展及校庆典礼;2020 深圳市自然艺术形象大使;2020深圳市自然学校优秀环保组织;2020深圳市自然创意校园奖;2020世界冠军龚睿那羽毛球训练基地;2020中国羽毛球协会羽毛球运动水平等级测试指定培训基地。2021儿童友好型学校;2021华侨城小学荣获深圳教育创新示范学校;2021世界冠军龚睿那羽毛球训练基地;2021深圳市第四届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2021“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试点学校”;2021南山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精品党课特等奖;2021深圳市最美图书馆;2021“深圳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2021深圳市智慧教育示范学校;2021深圳财经频道《传承者计划》公益推荐单位;2021南山区禁毒教育工作先进学校;2022南山区三星党支部;2022深圳市医教融合实践校;2022何香凝美术馆馆校合作“美育基地学校”;2022 深圳市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示范校;2022南山区一校一案“大美育德榕德育”模式特等奖;2022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23“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标杆学校;2023广东省围棋特色学校;2024年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大奖体育特色学校年度奖
更多信息>>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学杂费
收费标准:不收费
收费依据: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深府【2016】91号),对我市义务教育(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练习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住宿费
收费标准:本校不提供住宿
收费依据:目前,我市公办义务教育按就近入学原则,无住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