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教育常识四

  (七)、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处置

  校园暴力事件有大欺小、强欺弱、恐吓及勒索等,包括身体、言语、心理、性的虐待,对孩子的学习与人格发展影响大,家长应多加以防范。

  预防措施:

  1.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1)建立良好的亲师沟通管道,多听多了解,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

  (2)教导孩子应有的待人处事之道,谦虚有理、尊重、包容才能结交好朋友。

  (3)自己情绪的控制,不轻易被激怒或恐吓。

  (4)用钱,不炫耀、不招摇,不轻易说出家中经济状况。

  (5)往不正当的场所。例如:电动玩具店等。

  (6)交友状况,避免结交不良习性的朋友。

  (7)留意孩子的言行、身体状况。例如:身体有不明伤痕、退缩、变瘦、言辞闪烁、行为异常等。

  2.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加害者

  (1)婚姻暴力与家庭暴力可能养成孩子的暴力倾向,故父母应以身作则,维持和谐讲理的家庭气氛。

  (2)当父母发现孩子有暴力倾向应立即加以制止,免得他误认这么做是被认可的。

  (3)帮助孩子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及书籍,避免有暴力性质的内容,以免误导。

  (4)与孩子探讨校园暴力可能须负起的法律责任。

  父母应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

  1.受害者父母怎么做

  (1)了解事情的经过,有助于家长对问题的处理。

  (2)勇于揭发事实,将事实报告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退缩或息事宁人只有更姑息加害者。

  (3)与老师共同协助辅导受害孩子,保护他使其免于再度受害的恐惧。

  (4)如何面对暴力,如:不自大、不怯懦、有自信,切勿私下报复。

  (5)让他体会受害者及家长的心情与感受,在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后,给予改过的机会。

  2.加害父母怎么做

  (1)了解问题的原因。

  (2)承认错在自己的孩子,以免助长孩子的暴力行为。

  (3)教导孩子暴力行为的严重后果,及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

  (4)带着孩子向受害者及其父母道歉,并负起必要的赔偿责任。

  (5)爱与关怀是化解孩子暴戾之气的良方。

  (八)、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提醒孩子注意下列安全,并且以身作则:

  1、居家安全:预防歹徒入侵,避免误食药物,注意水电瓦斯,避免烧烫伤。

  2、玩具安全:购买有“ST安全玩具”标志的玩具。

  3、游戏安全:避免高处嬉戏、跳跃,并注意抽屉、门锁、桌角、锐利刀剪等可能的伤害。

  4、交通安全:遵守在马路上行走及乘坐交通工具之安全规则。

  5、生活安全:远离色情、暴力、赌博、毒品、烟酒、槟榔、不良媒体或场所。

  6、饮食安全:多喝开水、在家用餐、不随意吃摊贩所贩卖的食物。注意包装上的标识,勿食过期或腐败的食品。

  7、疾病安全:患有传染病应尽快就医并在家中休息,以免传染给别人。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