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邮政编码:100083
- 联系电话:010-62338216,62338222
- 学校性质:公办
- 上级主管部门:教育部
- 学校特性:211 国重点 双一流 研究生院
- 学校代码:10022
- 官网:
- 招生网址:
● 综合实力 Comprehensive strength
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林学、风景园林学2个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1960年国家确定的64所重点大学之一
全国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2个交叉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
共建两个林业领域仅有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林业院校唯一的国家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学科体系 Discipline system
学校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是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有65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66个硕士生招生学科专业、30个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交叉学科和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有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二级)、1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一级)、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现有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国家级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项 ,北京市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2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
● 师资力量 Faculty
现有专任教师1412人,其中正副教授1020人,在任研究生导师99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07人。
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院士2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42人次。“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3支,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人才计划入选者112人,北京市青年人才称号入选者4人。
教师获奖众多,其中有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3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3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可自行审定教授任职资格的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博士、硕士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的高校。
● 科研实力 Research capacity
学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平台建设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85个。其中,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北京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中心4个、教育部野外台站2个、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林草局野外台站9个、国家林草局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草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林草局创新联盟27个、国家能源局能源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50余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8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3项,课题97项;获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91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重点项目9项,联合基金项目3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总计32.88亿元。
● 人才培养 Talent cultivation
学校自1952年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毕业生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原国家科技部部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在内的16名两院院士。
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14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获得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3项。有北京市教学名师31名,青年教学名师6名,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名,北京市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4名。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研究生60余人次在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获得金奖。近两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
实施导师制、主辅修制。拥有国家理科基地、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梁希实验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拔尖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 地理优势 Geographical location
学校坐落于高校林立的北京市海淀区,地处中关村规划园区的核心位置,与毗邻的学院路21所高校形成教学共同体,有丰富的校际选修课、辅修专业供学生跨校选修。
更多信息>>录取批次的安排
1.招生类型:学校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类、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新疆协作计划、南疆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民委专项、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港澳台侨生等。
2.调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服从专业调剂、体检符合要求的考生,原则上提档不退档。
对艺术类招生的录取办法
1、在考生政审及体检合格,专业统考成绩、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及外语单科成绩均达到我校确定的报考条件的情况下,对于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省级招办具体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进行调档,学校负责审核录取;对于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我校按照高考文化课投档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均折合成百分制)各占50%计算出综合分,不分文理,从高到低,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综合分=(高考投档成绩/高考文化课总分)×100+(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总分)×100
综合分相同的考生,优先录取专业统考成绩高者,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投档成绩均相同者,则依次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实考分数高、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相关科目分数比较顺序:语文、数学、综合、外语;改革省份的考生,综合分相同时,按各省(区、市)确定的同分排序细则录取。
对部分严格区分文科(历史科目组)和理科(物理科目组)进行投档录取的省份,则按文理科分别排序,根据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具体科类招生计划以省招办公布的院校招生计划为准。
2、在顺序志愿投档批次中,当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时,可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可进行征集志愿;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批次中,未完成计划可进行志愿征集,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加分政策
加分政策:对享受加分政策(全国性加分)的考生,我校在调档和录取进专业时均认可,但最高不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
民族预科生:生源为当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预科培养学校由教育部指定。民族预科生录取时不确定考生具体专业,录取标准不低于当地我校提档线以下80分。在预科培养结束后,考核合格者,根据预科学习情况、预科招生专业确定转入我校的本科学习专业。
对往届生的录取政策
往届生的录取按照各省级招生办有关规定办理,和应届生同等对待。
转专业的实施办法
实行零门槛申请转专业制度,学生可于大一第二学期初、大二第一学期初、大二第二学期初申请转专业。
其它
奖学金设置
奖助体系
为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缓交及减免为主要内容,社会资助为补充的“6+1”式多元互补的学生奖励和资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设立有“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有较大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为鼓励学生勤奋好学、积极进取,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缓交及减免为主要内容,社会资助为补充的“6+1”式多元互补的学生奖励和资助体系。在新生入学报到时设立有“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有较大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
学生宿舍
学校共有学生公寓楼10幢,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均位于校园内,学生公寓楼内不仅配有完备的日常生活设施,还配置有24小时开水器、自助洗衣机、自助售卖机等丰富的便利服务设施。部分公寓楼配置了大型自习室、社团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楼长办公室、心理辅导室等,可以读书自习,也可以与辅导员谈心交流,开展主题活动。
食堂
学校现有学一食堂、学二食堂、清真食堂、禾园餐厅、教工餐厅、齐芳阁餐厅、林汇园餐厅、林园餐厅、楸木园餐厅和小食光餐厅,办伙资源2.8万平方米,餐位6000个,可供全校约2.5万名师生日常饮食和生活需要。各食堂餐厅可提供基本大伙、自选餐、地方风味小吃、西式简餐、零点招待等餐饮服务,饭菜档次齐全、品种繁多、价格合理、风味突出、质量上乘。餐饮服务中心一贯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突出食品安全,保障师生饮食健康,为师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就餐服务。
平均伙食标准
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费 (元/年) |
授予学位 |
林学院 | 林学类 | 四年 | 2500 | 农学 |
林学类(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2500 | 农学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水土保持学院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四年 | 2500 | 农学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2500 | 农学 |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四年 | 5500 | 理学 |
生物科学(拔尖班)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五年 | 见备注 | 理学、理学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园林学院 | 园林 | 四年 | 5000 | 农学 |
风景园林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风景园林(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5500 | 工学 | |
园艺(观赏园艺方向) | 四年 | 5000 | 农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 | 四年 | 5000 | 管理学 |
金融学 | 四年 | 5000 | 经济学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5000 | 经济学 | |
统计学 | 四年 | 5000 | 理学 |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5000 | 管理学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管理信息方向) | 四年 | 5000 | 管理学 | |
农林经济管理(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5000 | 管理学 | |
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5500 | 工学 |
自动化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 林业工程类 | 四年 | 5500 | 工学 |
林业工程类(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 | 五年 | 见备注 | 工学、理学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四年 | 5000 | 法学 |
应用心理学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外语学院 | 英语 | 四年 | 6000 | 文学 |
商务英语 | 四年 | 6000 | 文学 | |
日语 | 四年 | 6000 | 文学 | |
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5000 | 管理学 |
计算机类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理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5500 | 工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 |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 四年 | 2500 | 农学 |
生态学 | 四年 | 5500 | 理学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 | 四年 | 5500 | 理学 |
环境工程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5500 | 工学 | |
艺术设计学院 | 设计学类 | 四年 | 10000 | 艺术学 |
动画 | 四年 | 10000 | 艺术学 | |
草业与草原学院 | 草业科学(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5000 | 农学 |
草坪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5000 | 农学 | |
国家公园学院 |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梁希实验班) | 四年 | 5000 | 农学 |
备注: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费分两阶段收取:第一二三学年每年40000元(其中学费5500元、专业培训费34500元),第四五学年我校收取每生每年5500元,UBC按学分收取学费,此部分学费标准每年略有调整,以入学UBC当年的标准执行,目前每生每学分的标准为1543.19加元,生物技术(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约60学分,木材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约70学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