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多“死”于热门专业

  最近,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2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与武汉大学版《2012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估报告》相继出炉;而在此不久,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学所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也刚刚出台。民间机构参与的大学排行榜,是一个靠谱的评价体系吗?为何每年参考这些榜单挑专业、选学校的高考生,总有那么多人依然无法选对合适的学校或专业?

  专业排行榜单诞生的秘密

  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的人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年是不是人手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家长们是不是曾经忙于比较各个学校、专业的前后名次,生怕错过了性价比高的。可是入读后,有几人还能坚信自己选对了专业和学校?就读了那些标榜就业率95%以上专业的同学们,找工作是否依旧困难?

  为什么?是我们错信了,还是错用了所谓的“排行榜”或“指南”?这些分别由20多家民营机构每年都出土的各类榜单:《大学专业排行榜》、《大学创业富豪榜》、《大学综合排行榜》等等,究竟是如何制作出的,又有多少可信的成分?

  由民间机构进行的大学排行,至今已有35年历史。从事了20多年大学排行榜制作的权威大学评价咨询专家蔡言厚说:2005年民间机构发布的排行榜社会公信力为10%,2009年达到39% ,2010年上升为61.25%。民间对于榜单的争论,往往集中于一个大学榜单能否客观科学地反映学校的实力。每一个“Made in China”的榜单,从指标体系的建立,到数据的搜集统计方式,都备受质疑。

  据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成员透露,所有榜单的制作程序大致相同:课题组成员每年将首先给排行榜自定一个“方向”——即今年的高校教育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是侧重科研能力,还是教学水平等。围绕这个“基点”,由组员共同商讨纳入哪些相关指标,及赋予怎样的权重。然后,交指定专家组审核。当然,所谓的指定专家组也是课题组自己组织的一批教育等领域相关专家。

  从教育方向,到指标、权重,再到审核的专家组全部是“自定”,而选取不同指标或赋予不同权重都会影响最终排名。以中国管理科学院科学学所武书连多年主编的《挑专业选大学——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对大学专业的排名为例。有知情人士透露,这个专业排名榜单,主要的参考指标是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和国家奖。其中,师生发表论文的权重占了80%以上;专利占14%以上;国家奖的权重不足4%。然后,由这些指标考核出该校某专业科学研究的总分,以此排名。由于论文的权重最大,有大学为了争取高的科学研究得分,将教育重点放在博士生的培养上,削弱对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招收,因为博士生才是产出论文质量和数量较高的群体。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