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弄堂的隐秘温情
导语 与上海光鲜时尚的大都会面孔相比,我更偏爱老弄堂的隐蔽温情。
上海老弄堂
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我却从未上过“东方明珠”,也没有游览过城隍庙。事实上,上海的诸多招牌景点,我都鲜有涉足。对我来说,在上海光鲜、时尚甚至略显咄咄逼人的“大都会”面孔背后,另有一片隐秘的温情之地。那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翻开上海最显赫的履历
从2007 年夏天开始,一有空闲,我就会出没在上海市区深处一些貌似“没落”的小街、弄堂,以及所有能进入的老建筑之中。
上海的城市布局有点复杂。1843年“开埠”前,上海其实就是一个水乡,城市内外水道纵横,后来由于城市发展,开始填河筑路,这段历史,从肇嘉浜路、方浜路、薛家浜路、大木桥路、枫林桥路等等这些流传至今的道路名称中,多少可以看出端倪。外地人在上海很容易迷路——上海市区众多街道的走向不是笔直的,而是大多追随当年河浜的轨迹,蜿蜒曲折,延伸到城市的深处,与狭小的弄堂联通,像是充满生机的毛细血管,密密麻麻地布满整个城市。想在这张“网”中分清东西南北可没那么容易。
在小街中穿行,总会不期然地邂逅旧上海的显赫景致。一次,我在董家渡附近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街——芦席街闲逛,发现其中一栋过街楼竟镶嵌着精美的巴洛克风格的雕花装饰,使用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盛行的Shanghai Plaster材质,俗称“水刷石”——西方建筑多以石构筑,建筑的外立面也多采用各类石头雕刻作为装饰;而上海周边少山缺石,于是许多建筑的外装饰和立面处理便采用了这种上海“特产”的工艺。水刷石的外表有石材的粗犷质感,却是用水泥、细石子等混杂制作而成,而且可以用模具浇筑出各式美妙的雕塑和浮雕图案,粗看几乎和石雕无异,而制作更简单快捷,因此得以在上海及周边城市普及。芦席街的这幢建筑,西式的过街楼券门上带有一个中式门楣,上面以工整的隶书写着“迪庐”二字,落款时间是民国癸亥年(1923年)——彼时,正值上海这个东方大都会的极盛时期,百乐门夜总会一派纸醉金迷,旗袍太太梳着优雅油亮的发型摇摆走过,“上海”成为那个时代格调、优雅、精英、摩登、潮流、经典……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