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弄堂的隐秘温情

  西洋外表下的中式生活

  推开沉重又有点锈迹斑斑的铁门,典型的石库门天井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着巴洛克外表的房屋,却在木梁等处刻着各式中国传统图案,客堂间和东西厢房的门板上是桃李竹菊,还有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人物、布景小巧精致,栩栩如生。“外西内中”,这就是中国较早接受西方文化的上海特色之一。屋主人有一定“立升”(上海方言,指有实力、财力)的,还会在屋里修建西式壁炉。

  建筑的外观是西洋式样,推开大门,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氛却扑面而来。就如同当年的上海人,虽然率先穿上了洋装皮鞋,骨子里却依旧保持着中国式的思维和生活习性。“迪庐”原来的主人姓王,据说当时在洋行做事,外出西装笔挺,而回到家中,还是要换上长衫短褂,对待自己的家人、后代,也保持着中国传统的家庭和教育观念,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风格可见一斑。

  有时早晨不到5点我就会出门,在闸北、黄浦区一些不知名的小街里徘徊。6点多,狭窄的弄堂里,总会遇到几个大叔穿着棉质的睡衣,提着深棕色带铁箍的木质小马桶在公共水池边清理。如果上午的阳光足够晴朗,弄堂小二层的木窗户里,便会伸出些瘦瘦长长的晾衣架,在街道上空挂起浩浩荡荡的各色床单、衣服。如今,昔日的小洋楼里多是数家人蜗居在一起,“72家房客”式的生活场景依旧可见,东家今天若是做了浓油赤酱红烧肉,西家一闻便知。

  这些住户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是外来务工的人,他们的居住空间往往只有一墙之隔,鸡毛蒜皮的小事免不了要在嘴里斤斤计较,对门陈家妈妈出门前会问要不要捎点啥?“顺便”提醒你昨晚借去的一把小葱是要还的,家长里短的小道消息也不免要八卦八卦;但更多时候,他们的日子简单而朴实,深谙包容才是生存之道,活得非常接地气。

  有一位喜欢戴绒线帽子、驼背弓腰的老王先生,住在一栋洋楼客堂间东面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狭长的空间里放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对桌椅,陈旧而略显局促。和他聊起来才知道,这栋洋楼当年正是他父亲建造的,而这个面貌普通的老人,早年毕业于沪上赫赫有名的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

  在自己的城市旅行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