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弄堂的隐秘温情

  游走在沪上老城厢,常会有很多感慨。有一次我在陕西南路一条弄堂内拍摄老民居,一位老者从家中出来,和善又略带局促地对我说:“Welcome to Shanghai……”我一时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回答他才好,上海话?普通话?日文?英文?我只有报以微笑,感谢他的友好。确实,在很多人心目中,只有外?游客才会热衷于观看和拍摄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精致建筑. 虽然我本是一个地道的上海人,但每当我带着相机走进弄堂,总会有小孩子远远地大叫着:“外国人,外国人来了……”

  现在,上海加快了城市化步伐,都市的新陈代谢,让更多老城区渐渐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五年前,我开始拍摄、记录“迪庐”以及里边人们的生活。

  2009年圣诞节那天听说“迪庐”那边要拆,上午由于被公事耽搁了,当我下午匆匆赶到时,却发现曾经精美的雕花大门已然破碎,倒在瓦砾中,几根精致的梁柱孤单地立在废墟里,如同是这座经历了近百年风雨的建筑最后的墓碑。

  很多朋友问我,对于上海,你是先做好功课,如同去一个陌生城市旅游一样先研究好攻略,才一本正经地去游走、拍摄呢,还是很随心地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也许因为上海是“自己的城市”,我更喜欢“邂逅”而不是“相亲”。

  邂逅可以带来惊喜,让人更有去了解对方的欲望。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去其他城市和国家旅游,诸位也不妨拿起相机和地图,在空闲的时候,将自己当作一个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旅行者,在自己的城市里展开一段旅程,重新审视它的街道、建筑、居民……那些场景,可能很熟悉,也可能很陌生。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推荐排行

最新阅读


反馈 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