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卡可望全国通用 技术与政策是关键
导语 截止2013年6月底,全国社保卡发行量达到累计4.02亿张,在参保人数和发卡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数字背后的问题,社保卡未来发展方向如何,社保卡全国通用还远吗?深圳目前已经将新型金融社保卡推上日程,计划于今年12月进行新卡发行,届时集多功能于一身的新社保卡将问世,接收市民的检验。不知深圳金融社保卡对全国社保卡的功能方向是否会有所借鉴,但更多参保人更愿意看到的是社保卡全国通用的早日实现。
拓宽发展方向
目前,社会保障卡主要在医保领域使用,社会保障卡如何进一步拓展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保领域,甚至更多非社保领域的功能?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社会保障卡的应用范围总的考虑是 “急用为先、逐步扩展”。下一步功能拓展主要是在群众需求越来越旺盛的养老保险方面。城镇职工、老年农民和城镇居民要领取养老金,每年就算领12次,就发生几十亿次的支付关系,更不用说还有上亿人是在个人缴费环节要发生结算关系,所以这方面的需求很大。
如今,在很多省份,社会保障卡是集社保、金融、政务 “三卡合一”的。
早在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劳动保障局就率先开发金保工程,提出 “社会保障卡”概念。2009年,扬州社会保障卡延伸出更多服务功能, “一卡走天下”开启 “便民新时代”。现在,扬州市的市民卡全称为 “扬州市社会保障·市民卡”,相当于市民 “电子身份证”。
河南省社会保障卡的应用,准备扩展到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一方面,河南全省居民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卡查询就业信息、社会保险个人账户、住房公积金账户,缴纳社会保险费、看病就医,领取基本养老金、失业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卡还将能够缴纳水电气暖、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话费等公共事业费。